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今年9月接受采访时表示 , 华为被制裁之后 , 一直靠库存维持生存 , 解决芯片问题 , 要靠中国半导体产业链共同努力 , 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相当长的时间 。
最关键的芯片供应终于迎来一线生机 。 据《深网》从多位知情人士处获悉 , 华为已在芯片供应链领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 一位接近电信运营商的行业人士表示 , 有华为销售人员目前给运营商的时间表是 , “28nm明年就能够量产 , 14nm后年量产 。 ”一位华为海思内部人士告诉《深网》 , “现在就是熬着 , 熬过这两三年 , 就能够量产 。 ”
最高光的时刻
即使身处至暗时期 , 他们依然记得那些闪亮的日子 。
一位长期跟踪华为的媒体人 , 对2018年10月的Mate20伦敦发布会印象深刻 。 在盛大的发布会 , 和有上百家中外媒体的采访环节结束后 , 一位英国采访人员主动上前想和余承东合影 , 用不算流利的中文说很喜欢华为手机 , 还以中国式的礼尚往来 , 送给余承东一瓶威士忌 , 说是自己家乡特产 。 随后 , 又有一位日本电视台的女主持人也希望和余承东合影 。 余承东看起来有些难为情 , 但还是答应了对方要求 。 “那时候你真正能感受到华为手机的影响力 。 ”这位媒体人说 。
2018年底 , 华为已经和与苹果、三星三足鼎立 。 P20、Mate20全球热销 , 2019年初推出的P30 , 又延续了火热势头 。
“人家国际品牌就是不一样” 。 2019年初从OPPO阿联酋加入华为的李成还记得 , 当初在迪拜哈利法塔上看到P30广告时的震撼 。 那条品牌广告全长三分钟 , 每次播出都会吸引成千上万游客驻足拍摄 , 又在社交平台迅速传播 。
作为渠道销售人员 , 更让李成惊讶的是华为对代理商的强大控制力 。 “华为虽然是卖手机的乙方 , 但是把甲方坐稳了 , 没有代理商敢和华为说不 。 当时有一家代理商 , 华为份额占了大半 , 它对华为是言听计从 , 对其他品牌就爱答不理 , 态度完全不一样 。 ”
李成回忆 , 最初加入华为的那段时间 , 有多少货都能卖出去 , “基本就是躺赢” 。
余承东的职业生涯也迎来高光 。 2018年3月 , 在入职华为25年后 , 48岁的他因为手机业务做得好 , 当选华为董事会成员、常务董事 。 与他类似 , 华为手机的主要高管 , 如荣耀总裁赵明、手机产品线总裁何刚、副总裁李小龙等 , 也都是毕业即加入华为 , 成长于内部体系 。
消费者业务管理层陈峰评价余承东 , “性格直率 , 心直口快” 。 “老余人很简单 , 不遮遮掩掩 。 2017年去参加GMS展会 , 他拿着手机给人介绍 , 上来就说要干翻苹果、三星 , 做世界第一 。 ”现场一度有些尴尬 , 不过陈峰觉得 , 这种个性也是余承东的人格魅力所在 。
自从2011年接手华为终端业务 , 余承东对手机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专注 。 华为内部流传着 , 他在飞机上给旁边乘客修手机的故事 。 “拿过手机就给人家讲 , 你看啊……一直说个不停” 。 他还要求所有员工的主用机必须是华为 , 理由是“如果我们自己都不用 , 客户怎么会买 。 ”
多位员工评价他 , 是一个“疯狂的产品经理” 。 经常向余承东汇报的产品体系员工张晨曦说 , “他会关注手机的所有细节 , 是那种把心思都花在产品上的人 。 开会的大多数时候都说 , 好好好 , 鼓励大家的想法 , 但也经常批评他不认可的东西 。 ”
张晨曦认为 , 以产品为核心的理念 , 是华为手机能打开高端市场最重要的原因 。
张晨曦回忆起华为第一支爆款旗舰Mate7诞生过程 。 余承东当时主推做华为的ID设计 , 理念就是一定要和苹果长得不一样 。 “老余的想法是 , 如果你做出一款产品 , 长得像其他家 , 那你就失败了 , 永远做跟随者 。 所以当你拿到Mate7的时候 , 会发现它有明显的差异化 , 有商务的感觉 。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