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口风水摆件 2022年罗盘风水摆件博览会( 五 )


而有的公司的产品组合就会不一样,比如围绕全景数字座舱做很多投入 , 也可能搞很多屏幕 , 这都会影响你的精力花在哪儿 。
还比如说代际 , 代际节奏是怎么样 , 基本上是多少年一个代际 , 代际之间的关系怎么样 。第一代、第二代 , 哪些东西复用继承 , 哪些东西重构 , 是很复杂的东西 。
还有一个问题 , 到底是支持一个市场还是支持多个市场?一个车只给中国研发和给美国研发和中美欧同时研发 , 是不一样的 。
很多底层设计有一些不一样 。这是长期的规划 。方向一旦错了将来再掰回来 , 就挑战了 。
36氪:你过去一年抓研发 , 是为了补一些2019年的课 , 还是说作为CEO一直有的角色?
李斌:我们2019年各种原因 , 团队的动荡 , 包括资源 , 那时候我们要活命 , 有一些课肯定是落下了 。重新提速 , 包括我们也跳过了一些半代产品 , 直接到了第二代产品 。研发肯定是围绕着这些事情 , 肯定是要重构 。其实怎么说呢 , 要搭一个地基 , 这个地基要支持我们更长远的发展 。
其实研发一直是我管 , 从第一天就是我管 。原来是比较大集群一些 , 现在我们比较扁平 。这个调整差不多从2018年底就开始 , 去年(2020年)年底到今年年初差不多调整到位 。
36氪:你一周参加几个研发会和产品会?
李斌:还比较多 , 一周一半的时间(在研发) 。
36氪:像ET5 , 肉眼可见会是一款爆款车型 , 为什么在这个时机出现?你抓研发一年多 , 建立了一个什么样的产研体系?
李斌:其实在研发方面 , 我不会抓那么多的技术细节 , 主要抓整个的架构 , 怎么去搭组织架构 。
首先该怎么去搭整个智能电动汽车的框架 , 从用户的利益、用户的体验到商业模式、产品技术 , 我要倒推这个东西 。这个车卖给谁?他想要啥?他想看中什么体验?这些新的技术能给这些体验带来什么不一样的感受?
到商业模式也很重要 。比如自动驾驶到底把它当成一个功能 , 还是当成一个服务?基本上做到这一段 , 再参与一部分的产品 。我肯定不是技术专家 , 技术细节一般在人才方面我去多做一些判断 。基本上 , 更多的还是技术战略和技术架构 , 我的优势可能在这个地方 。以用户利益和商业模式倒推去做产品和技术 。
类似于换电站这种事情 , 就是典型的 。先从用户利益、用户体验到商业模式 , 然后产品技术 。以前我做摩拜单车也是这个逻辑 , 也是这样 , 从地铁去办公室 , 从家去地铁站 , 三公里五公里出行很难弄 。再是利益和体验 , 体验就是手机开关锁 , 随取随放 , 商业模式一块钱一次 。至于这个自行车车到底怎么样 , 不是我最关心的东西 , 比如开关锁到底是用什么样的通讯模式去做 。
包括ET5 , 它是卖给谁的 , 这个用户群喜欢什么 , 包括设计 , 包括音响为什么是全部标配了?因为我们对沉浸式的体验有更多、更深的理解 。对于停车状态下 , 车内空间的使用有更多的了解 。然后我们才会去在技术上做更多事情 。
36氪:有点像产品经理的角色?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