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示“代理退保”乱象:通过微信群、公众号网罗学员开网课收费( 二 )


今年9月 , 北京银保监局印发《关于规范人身险销售人员自保件和互保件管理的通知》 , 要求保险机构不得允许自保互保业务参与考核 , 切断非正常购买利益 。 自保件和互保件在人身险个险渠道中较为普遍 。 实践中 , 存在销售人员为了晋级、考核或套利等非保险保障目的大量购买保险 , 并最终引发退保纠纷、恶意投诉、虚假承保等问题 , 影响了行业正常发展 。
11月19日 , 河南银保监局发布《关于推进河南人身保险业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 。 其中提到 , 全面加强销售品质管理 , 建立健全自保件、互保件以及隐性自保件管理制度 , 通过实施双录、降低或取消佣金激励等方式 , 从机制上杜绝套利空间 , 引导业务员理性投保 , 确保销售人员根据实际保险需求和经济实力购买自保件、互保件 。
从公司层面 , 平安人寿表示 , 公司从代理人人员质量和保单质量两方面 , 建立常态化反欺诈机制 。 人员质量管控方面 , 通过将疑似参与代理退保组织人员加入黑名单库 , 在入司环节进行提示预警 , 杜绝代理退保组织向队伍内渗透;并通过与公安系统对接身份信息、自动校验学历信息等 , 从入口端加强新人筛选 , 提升新人质量;对在职代理人加强反欺诈培训 , 提示其警惕代理退保组织蛊惑客户“钓鱼式”获取保单销售信息 。 提升保单质量方面 , 执行销售资格管控 , 代理人需通过培训和考试才可销售复杂产品 , 确保其具备相应产品销售能力 , 对有销售瑕疵的业务员 , 暂停其销售资格 , 并重点进行培训 , 须重新考试通过才可恢复;并同步要求代理人严格自律 , 杜绝违规销售行为 。
【揭示“代理退保”乱象:通过微信群、公众号网罗学员开网课收费】据平安人寿介绍 , 公司内部建立疑似代理退保信息库 , 记录疑似代理退保组织或个人的姓名、电话、联系地址等信息 , 相关信息应用于代理人入司身份核实预警 , 并在客服热线服务环节设置提示信息等 , 形成对代理退保联合预警机制 。
升级代理退保组织专项投诉渠道
自2019年8月以来 , 广东银保监局发出风险提示 , 随后河南、四川、辽宁、河北、北京、湖南、厦门等地银保监局分别跟进 ,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及各地保险行业协会也陆续提示消费者 , 银保监会消保局亦多次发声 。
结合代理退保组织组织化、团伙化并逐渐网络化 , 操作便利、传播复制快 , 导致打击较为分散、滞后、侦查取证较困难等问题 , 一些保险公司对于保险行业打击“代理退保”组织提出建议 。
从保险公司角度看 , 升级代理退保组织专项投诉渠道 , 加强消费者防范代理退保组织宣传 , 包括升级开通代理退保组织举报专项投诉渠道、开展防范代理退保组织教育宣传活动等 。
从行业协会角度 , 协同内外部力量建立联防机制 , 识别打击代理退保组织 , 包括建立风险联防信息平台、协同内外部力量建立联防机制等 。
例如 , 建议行协牵头搭建“代理退保组织库”信息共享平台 , 对格式化投诉话术、信函进行识别 , 对代理退保组织特征进行风险识别与预警 , 各险企将疑似代理退保组织、恶意投诉人、虚假投保人等信息统一录入 , 信息共享 , 并对“代理退保组织库”人员实施行业禁聘、限制投保、投诉拦截等管控措施 。
银保监会表示 , 消费者如果对保险产品有疑问或相关服务需求 , 可以直接通过保险公司公布的官方维权热线或服务渠道反映诉求;也可以通过拨打12378银行保险消费者投诉维权热线等方式 , 向监管部门反映 。
(作者:李致鸿 编辑:马春园)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