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示“代理退保”乱象:通过微信群、公众号网罗学员开网课收费
_原题是:2020年我国保险业保费收入4.5万亿元 同比增长6.1%2020年我国保险业保费收入4.5万亿元 同比增长6.1%,保险业保费
_原题是:监管揭示“代理退保”公司化、产业化运作乱象: 通过微信群、公众号网罗学员开网课收费
“代理退保”已经成为保险业的一大痼疾 。 近日 , 中国银保监会再次发布“代理退保”等风险提示;去年 , 中国银保监会也曾就“代理退保”等乱象发布相关风险提示 。
据了解 , 当前 , 仍有一些不法分子以“代理退保”“代理维权”名义招揽生意 , 声称可帮助消费者“全额退保”“修复征信”“解决债务”“全额免息” , 怂恿或诱骗消费者委托其办理退保、免息等事项 。
银保监会指出 , 此类非法代理维权行为挤占正常投诉维权渠道和资源 , 扰乱金融市场秩序 , 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 , 危害社会稳定 。 消费者应该依法理性维护自身权益 , 远离“代理退保”“代理维权”等不法行为侵害 。
“代理退保”公司化、产业化、专业化
“代理退保”的运作存在门槛易复制、零监管难制约、隐蔽性高等特点 。 根据保险公司的介绍 , “代理退保”现阶段已经公司化、产业化、专业化 。
具体而言 , 组织运作模仿直销 。 广泛发展下线代理 。 发展形式通常有加盟代理、中介合作、招收学员等;招揽对象通常为保险离职代理人、保险经纪人、退保客户、小贷/信用卡业务员等 , 甚至还有律师参与其中;招揽途径有微信朋友圈、专用微信群、抖音、百度贴吧(退保吧/保险吧)、街头巷尾招募广告等 。
培训覆盖线上线下 。 实施系统性专业培训 。 线下集中培训 , 线上传播书面、语音、视频等多种形式的教学素材 。 培训内容包括激发需求、介绍投诉流程、编造投诉理由、钓鱼取证、施压沟通等 。
获利模式多种多样 。 发展下线 , 上线对下线业务提成 , 形成金字塔式营销模式 , 逐层分工获益;通过微信群、公众号等网罗学员 , 通过网课收费 。
获客方式涉嫌违法 。 获客渠道除线上、线下广告外 , 逐渐发展到以利益分成为诱饵拉拢离职业务员提供“客源” , 甚至非法买卖个人信息 。
某寿险公司人士举例称 , 在实践中 , “以承诺全额退保误导消费者;与消费者签署《保险维权居间合同》 , 收取30%-60%的高额手续费;教唆消费者通过编造投诉理由、设计圈套、闹访等形式向保险公司投诉;利用电话录音、微信截屏、拍照等方法钓鱼取证;统一模板书面投诉 , 批量操作 , 寄送至监管部门 , 对保险公司施压;阻断保险公司与消费者联系沟通;控制客户手机号、银行卡 , 身份证复印件等 , 一旦客户在拒绝配合 , 便受到人身安全威胁 , 而后期‘代理退保’还可能用来从事洗黑钱、网络贷款等违法犯罪活动 。 ”
不法“代理维权”“代理退保”风险高、危害大 , 银保监会提醒消费者要根据自身需求理性消费金融产品 , 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 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 , 防范警惕虚假承诺、伪造证据等不法手段阻碍消费者正常维权;危害消费者财产安全 , 暗藏集资诈骗风险;危害消费者信息安全权 。
提升代理人人员质量和保单质量
目前 , 除对外持续发声、专项整治外 , 保险行业也在刀刃向内 , 响应消费者关切的问题 。
例如 , 从监管层面 , 今年以来 , 北京银保监局、山东银保监局后 , 重庆银保监局先后下发了关于规范自保件、互保件的新规新政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