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诉即办,牵引超大城市基层治理创新( 二 )
2018年12月15日 , 在北京市委主要负责同志的直接推动下 , 一个酝酿已久的举措 , 静悄悄地施行了!
北京原来有个市长电话 , 叫12345 , 成立至今已超过30年 , 很有知名度 。 北京的新举措就是对其进行全新整合 , 把过去分散在各单位各部门的几十个热线电话 , 合并成一个全功能的新市民服务热线 , 名称不变但赋予“接诉即办”的新职能 。 经过15天试运行 , 2019年1月1日正式推出 。
新机制带来新气象 。
快 , 是市民最直观的感受 。 瀛海镇南海家园居民反映 , 有业主在公共绿地种植蔬菜 , 破坏了绿地 。 镇里立即派员实地勘察 , 并对原有绿化进行恢复 。 从上午11点接到诉求到下午5点办理结束 , 只用了6个小时 。
采访人员在大兴区“接诉即办”调度指挥中心看到 , 每一份派单都有时间节点处置运转详细记录;大屏幕上 , 十多种数据分析图 , 自动生成 , 一目了然 。 “第一时间响应 , 第一时间回复 , 第一时间接转 , 派单在10分钟内就会得到响应 , 第一时间得到处理和解决 。 ”林校路街道办事处主任贾淑丽告诉采访人员 。
“ ‘接诉即办’赋予了‘12345’这个老品牌新的时代内涵 , 形成了新的群众工作机制 。 ”北京市政务局的同志告诉我们:“过去无法量化的基层政府治理效能 , 通过考核变得直观可见 , 333个街道乡镇和市区政府部门、公共服务企业的工作重心齐刷刷下移到社区和居民身边 。 ”
一号响应 , 即时回访 , 让热线有了温度 。 过去北京市各部门、各公共服务企业、各街道乡镇都有自己的服务热线 , 群众记不住、分不清 。 “接诉即办”以来 , 北京热线合并 , 实现“一号通” , 不管涉及何事何部门 , 都只需拨打12345 , 全部接办 。 同时 , 街道、社区干部在2小时内对来电人进行回访 , 进一步核实了解情况 。
一单到底 , 四级响应 , 让热线有了工作标准 。 对于突发事故、可能造成群众生命财产损失等紧急情况 , 2小时之内反馈情况;对于水电气热等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的诉求 , 24小时之内反馈情况;一般事项7天之内反馈情况;复杂疑难诉求15天之内反馈情况 。
上下联动 , 协同办理 , 让热线有了办理力度 。 各区党政“一把手” , 承担“接诉即办”工作主体责任 , 区委书记、区长指挥、协调 , 各街道乡镇“一把手”签办、督办 , 过去工作日值守接单改为7×24小时接单 , 实现群众诉求全天候响应!
考核倒逼 , “三率”量化 , 使热线有了考评指标 。 北京探索建立以街道乡镇为单元量化的“响应率”“解决率”“满意率” , 作为全市各级党委政府的考评指标 , 全市333个街道乡镇按照“三率”成绩每月进行排名通报 。
街道是城市治理的基本单元 , 过去却面临着“责重权弱”“看得见、管不着”的尴尬 。 去年北京创先实施“街乡吹哨 , 部门报到”工作机制 , 即给街道乡镇赋权 , 街道乡镇一声“哨响” , 相关委办局就要闻风而动 , 集中力量到基层破解难题 。
得益于“吹哨报到”的先行 , “接诉即办”势如破竹般推进 。
家住观音寺街道双河北里社区的梁亚楠 , 拨通热线反映小区停车难 。 观音寺街道迅速启动“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机制 , 城管委来了、规自委来了、住建委来了……大家召开协调会共同商讨解决方案 。 最终 , 由物业主导 , 引入社会资本 , 新建7层立体停车楼 , 难题迎刃而解!
部门围着街道转 , 街道围着居民转 。 随着治理中心下移、力量下沉 , 一批百姓身边的诉求得到快速妥善解决 。 据统计 , 热线反映的近一半的群众一般性诉求都在三天内得到解决 。 “12345真管用!”市民由衷赞叹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