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诉即办,牵引超大城市基层治理创新( 五 )
望京街道的张大妈 , 总感觉受供暖机房影响家里有噪音 , 街道干部十几次上门 。 为了找到症结 , 半夜两点在夜深人静时蹲守楼道听声音 。 不忍心的她说:“办不了也没事 , 你们早点休息 。 ”怀柔区的“老上访”王先生 , 几十次电话反映个人诉求 , 基层干部不烦不躁 , 始终把他当自家人 , 他说“想通了 , 没办成也不再添麻烦 。 ”……
“群众反映的问题 , 就是我们的工作短板 。 ”北京市领导这样说:“不仅仅是疑难问题 , 每一件诉求的解决 , 都需要各级干部向前一步 , 敢于担当 。 ”
在采访中 , 有一个数据耐人寻味 。 截至目前 , 12345市民热线的回访显示 , 群众满意率始终高于办结率!就是说 , 有许多诉求是不具备条件 , 或者根本办不了的 , 但经过街道社区干部耐心沟通 , 群众能理解、不纠结了 。
一年时间 , 一条热线 , 牵动了城市治理新格局 , 更拉近了党员群众的心与心 。 (采访人员 朱竞若 贺勇 王昊男)
《 人民日报 》( 2019年12月24日 10 版)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