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老三突围记( 四 )


总体来说 , 虽然收入在增长 , 但到2015年前 , 它为成飞集成贡献的净利润其实是负的 。
来源:Wind , 成飞集成调研纪要20151124
结果刚刚在净利润有所好转之时 , 2015年当年又出现一个行业分水岭 。
在2014年之前 , 中国用的几乎是清一色的磷酸铁锂电池 , 能量密度不到120Wh/kg , 主要用在公交客车和出租车等商用车领域 。
而当时已经进入国内市场的特斯拉Model S , 以及宝马i3和i8、雪佛兰Volt等 , 用的都是三元锂电池 , 能量密度已经达到磷酸铁锂电池的2倍 , 续航400公里 , 是当时畅销车型北汽EV续航的2.5倍 。
由于国内掌握三元锂电池的厂商较少 , 于是日韩厂商趁虚而入 , 三星、LG等霸占了主要乘用车市场 。
为控制这一局面 , 2015年工信部推出“白名单”政策 , 要求相关电池厂商的产能要在2亿瓦时以上 , 且只有用了名单内企业提供的产品 , 整车厂才能拿到财政补贴 。 于是一大票原先的日韩动力电池厂被“驱逐出境” , 国内动力电池行业迎来高速发展阶段 。
当年10月 , 第一批进入“白名单”的企业名单披露 , 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宁德时代 , 而中航锂电并未进入第一批“白名单” 。
锂电老三突围记
文章图片

来源:工信部《符合企业目录(第一批)》 , 仅10家
一直到2016年的6月 , 中航锂电才终于出现在第四批白名单中 。 单是第四批名单就已经上榜了31家企业 , 相比第一批进入名单仅有的10家企业 , 先发供货优势已经基本消失 。
所以 , 一部分由于这半年左右的时间差距 , 中航锂电与宁德时代的差距反而被拉大了 。 2014年时 , 宁德时代的收入是中航锂电的2倍左右;到了2016年 , 宁德时代的收入相比2014年增长了17倍 , 已经是中航锂电的10.5倍 。
锂电老三突围记
文章图片

来源:Wind , 华尔街见闻整理
跌入谷底
虽然之前有亏损又没有进第一批名单 , 但中航锂电在2017年之前 , 就装机量来说 , 还是能排进全国动力电池第二、第三梯队的 。
2017年则直接跌入谷底了 。 这一切可以说是“成也磷酸铁锂、败也磷酸铁锂” , 而有关磷酸铁锂的选择 , 又和补贴政策息息相关 。
一开始 , 国内对新能源车的补贴是从公交和出租车开始的 。 和私人乘用车相比 , 公交车有固定的路线和行驶里程 , 站点确定 , 部署充电装置也比较方便 , 对于续航里程没有过高要求 , 但对安全性、成本要求很高;出租车也类似 , 在更替载客过程里 , 司机有充裕的时间规划自己的行车里程 。
但随着对新能源覆盖的要求更为广泛 , 政策开始逐渐倾向对于私人乘用车的扶持 , 而这就要求更高的能量密度、更长的续航里程 。
在2017年的这次调整后 , 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提高了对电池续航里程的要求 , 并要求重新审查车型目录 。 在此轮补贴调整中 , 三元动力电池正式成为受益者 , 磷酸铁锂电池及新能源客车受补贴退坡影响较大 。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 很多新能源车企为了得到高额补贴 , 逐步放弃了低能量密度的磷酸铁锂电池 , 转而投向拥有更高能量密度的三元锂电池 。
磷酸铁锂电池开始滞销 。
当然 , 王者宁德时代也不是一开始就全部押宝三元锂电池的 , 直到2017年底的初版招股书 , 宁德时代一直是磷酸铁锂、三元锂两条腿走路 。 招股书显示2014-2016年 , 宇通客车都位居宁德时代的第一大客户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