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购暴雪,微软是合格的“爸爸”吗?( 五 )



收购暴雪,微软是合格的“爸爸”吗?

文章图片
图19/24

值得一提的是 , 全效留下的另一IP《光环战争》 , 也被微软重新拾起交给了制作《全面战争》系列的Creative Assembly工作室 , 于2017年推出了续作《光环战争2》;其前作也经过微软的高清重制 , 作为终极版于同年登陆了steam 。

收购暴雪,微软是合格的“爸爸”吗?

文章图片
图20/24
(看到《光环战争2》 , 我觉得《星际》可能有救了?)
综上 , 我们不难看出微软对于游戏IP的使用还是颇有心得 , 哪怕原作工作室早已风流云散 , 微软都有能力凭借自己庞大的工作室群和资金投入将其重新“复活” 。 不久前 , 动视CEO 鲍比·科蒂克也提出希望微软能复活一些系列游戏 , 比如《吉他英雄》和《小龙斯派罗》 。 而微软游戏主管斯宾塞在接受《每日邮报》采访时也表示:一旦交易完成 , 他会给予动视工作室更多创作自由 , 去开发更多的非COD游戏 。
微软如此热衷于构建游戏IP阵容 , 显然也不是无的放矢:进可提升主机战场竞争力 , 用强大的游戏阵容和索尼的独占策略、任天堂的高超制作相抗衡 , 退可稳守PC大本营 , 在windows商城、steam等平台上用IP疯狂收割流量 。 而这些年精挑细选沉淀下来的游戏工作室群则成为了IP背后游戏质量的保证 。
因此 , 我们其实有充足的理由看好暴雪旗下的经典游戏 , 尤其是《星际》和《魔兽争霸》这两大RTS游戏的重启可能性 , 毕竟微软《帝国时代》《光环战争》的重启珠玉在前 , 怎能不给暴雪RTS玩家一针强心剂呢?

收购暴雪,微软是合格的“爸爸”吗?

文章图片
图21/24
(《帝国时代IV》steam热评)
“王牌金主”的下一个目标是谁
678亿美元拿下动视暴雪 , 相当于拿出微软1年以上的利润进行豪赌 , 对于整个游戏行业来说颇有些降维打击的意味 , 毕竟就算是行业龙头任天堂 , 整体市值也比这个数字高不了多少 。 所以不得不承认 , 微软目前正处于一种“比我有钱的不做游戏 , 做游戏的没我有钱”的超然地位上 , 游戏界“第一金主”实至名归 。

收购暴雪,微软是合格的“爸爸”吗?

文章图片
图22/24
(索尼、微软的游戏并非主流业务 , 故不算在内)
即使我们都知道 , 在收购动视暴雪后微软势必需要不少时间去消化整合 , 短期内不会再有类似的重大收购事件 , 但吃瓜网友们的想象力是无穷的 , 他们已经开始猜测微软下一步的目标会是谁了 , 例如TGA创始人杰夫·吉司利就发布推文 , 分享下一个可能被收购的游戏公司以及它们的市值 , 共计11家公司 , 总市值1159亿美金 。

收购暴雪,微软是合格的“爸爸”吗?

文章图片
图23/24

面对这个有趣的议题 , 我们似乎可以从两方面来猜测:1.微软过往收购案例;2.微软未来的战略布局 。
从微软过往的案例上看 , 收购日本游戏公司的可能性稍低 。 一方面是文化差异较大、日方保护性政策较强、日厂流通股份比例较低等客观因素 , 导致在可能发生的收购中它们更易倾向于任天堂与索尼;历史因素则在于微软在收购日厂上栽过不止一个跟头:
1999年微软初步进军家用游戏机时本打算收购任天堂 , 负责和任天堂谈判的微软前高管里克·汤普森先后七次和任天堂进行了谈判 , 结果“被人嘲笑了整整一个小时” 。 而同年11月和Square的谈判也因为价格问题告吹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