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95后:我不愿加班,谁爱加谁加( 二 )


实际工作中 , 加班情况肯定是有的 , 但是我认为不能成为常态 , 特殊情况下加班也是应当的 。
而“996”、“007”等问题实际上吞噬的是每个人正常生活 , 长期来看肯定弊大于利 。 因此像腾讯这次这名应届生 , 应该能够带动整个社会和行业更加以人为本 , 更加平衡好工作与生活 。 所以95、00后一定能推动社会走向更规范 。
80后 , 某公司人力资源部总监
95后、00后拒绝加班等行为 , 其实符合这一代年轻人的特点 。 他们更追求快乐和幸福的生活 , 但并不意味着他们不愿意拼搏和努力 。 过分高强度的工作显然对他们来说是一种“负担过重” 。
因此 , 在管理这批年轻人员工上 , 就要对症下药 , 不能用我们这一代人的那种所谓“吃苦耐劳”精神去要求他们 。 而是要顺应年轻人的特色 , 明确工作时间和目标 。 管理者就要做好“管理者”的表象行为 , 引导员工高效率完成各项工作 。
“996”、“007”这种工作模式未必是合理的或者高效率的工作方式 。 从公司角度讲 , 长期采用这种工作模式显然会导致员工流动性增加最终管理失效 , 弊大于利 。 所以 , 一定要针对不同时代、不同价值观、世界观的员工做合理工作安排 。
每一代人都有不同的问题 , 经济发展、社会形态变革 , 背后都是不同时代人努力的结果 , 相信未来会有更多变化 , 不必担心这一代年轻人成不了事 。
80后 某公司业务主管
我遇见过这类员工 , 基本上只要到了下班时间或者非工作日就立刻“失联” 。 显然这是一种缺少责任心的行为 , 各扫门前雪 。 只能期待他们把自己应做的做好 , 不能要求更多 。
高强度加班或者说“996”、“007”这种情况显然不利于员工身心健康 , 但是实际情况是有些工作必须日结 , 如果不加班根本做不完 。
腾讯这名应届生自然是说出了大部分员工的心里话 , 未来像他这样的年轻人越来越多 , 对行业、社会发展肯定有积极意义 , 但我个人希望年轻人能够更有责任心一些 。
70后 , 上市公司高管
其实直截了当的拒绝加班、非工作日“失联”这样的员工并不局限于95、00后 , 95前也有个别这种人 , 他们更多只在意个人感受 , 根本没有“与企业共命运共成长”的观念 。
所以对于这样的员工 , 就必须要有合适的制度约束其行为 , 要明确工作完成率考核 , 一切依规处理 。
996、007当然不好 , 但这个问题当然首先要有合理制度;同时也应该给员工创造良好工作氛围 , 多与员工沟通 , 帮助员工解决其工作或者个人问题 。 树立合适的企业文化 , 让员工产生与公司的共命运感 。
腾讯公司这名员工 , 从他的角度来说压力肯定是有 , 但也应尽力想办法化解压力 。 如果能把压力转换成乐趣 , 提升自己专业技能 , 一份工作反而能获得更多自我认同感 。
我还是对每一代年轻人充满希望 , 社会价值观、世界观这些其实就是由所有人不断推进演变的 。 或许95、00后这种新态度也能够探索出一条更宽敞的路 。
70后 某互联网公司销售主管
我手下的95、00后基本上很踏实 , 相对比较服从管理;95、00后这代人不好管理 , 主要还是家庭条件相对更优越 , 也养成了对工作“无所谓”的态度 。
我应对这样的员工 , 要一对一的与其交流 , 将公司制度、工作任务沟通清楚 。 同时也要了解员工拒绝加班、节假日“失联”的核心原因 , 一起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
加班问题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 可以说几乎没有不加班的企业和公司 。 当然一切做到合规 , 公司该支付的加班成本要落实 。 另一方面 , 员工每天8小时能完成的任务 , 拖到加班完成 , 是一种低效率行为 。 当然 , 企业为了更高收益强制加班绝对不应当提倡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