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分类法解决使用卡片笔记时遇到的困境( 四 )


之前 , 我们一直笃信不要强求 all-in-one , 建立合理的工作流更重要 。 但因为我们日常任务并不太繁琐 , 主要也就围绕读文献、写笔记、想问题 , 内心总有一丝期待 , 希望能将任务管理和知识管理二合一 。
更重要的是 , 以心安的研究为例 , 若日常涉及许多实验 , 每个实验可以看作一个项目 , 相关笔记中涉及大量的设计思路、实验材料、失败经验等等 , 这些也都是可以应用到之后的项目中的 。 此外 , 近年来重复实验、复制实验结果也越来越受到学界重视 , 需要我们长期保存并公开全部相关材料 , 因此也需要我们做好整理汇总工作 。 因此 , 与项目相关的笔记在我们实际使用中是非常重要的 , 也绝不是项目结束后就可以丢弃的 。 这种情况下对项目笔记就有很大的需求 , 我们到底该如何处理呢?
笔记的再分类
基于对上述几个问题的考虑 , 我们认为或许不必拘泥于书中所介绍的笔记分类方式或处理方式 , 每个人都可以在把握了卡片笔记写作法核心要义的基础上 ,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要灵活作出调整 。 我们目前将整理过的涉及各类内容的笔记全部看作「永久笔记」 , 包括记录他人观点为主的阅读笔记 , 发展自己观点为主的 Zettel , 以及记录了一些操作技巧、代码、范式等的「工具笔记」 。 同时 , 我们自己的日常使用中会更加重视项目笔记和索引笔记的使用 , 通过项目笔记来串联笔记、辅助写作 , 通过索引笔记来组织自己知识体系的结构 。 各类笔记间的互动我们在下篇介绍 , 这里先简单介绍一下我们现行笔记体系中对笔记的分类方式 。
书中所介绍的卢曼教授的笔记分类包括闪念笔记、文献笔记、永久笔记、项目笔记和索引笔记 。 但如果我们细想一下 , 这个分类其实并不是在一个维度上的 , 比如说闪念笔记和永久笔记是从笔记的保存时间或笔记状态上来看的 , 文献笔记是从笔记的内容来看的 , 项目笔记和索引笔记是从笔记的功能来看的 。 那么 , 以文献笔记为例 , 顾名思义 , 文献笔记就是阅读文献时所做的笔记 , 自然文献笔记可以有闪念的部分 , 也可以有永久的部分 , 也可以有自己的项目管理(如写一篇文献综述或项目申报书)及索引系统 。 因此 , 我们的再分类将不同的维度区分开来 , 如下表所示 。
闪念笔记永久笔记索引笔记知识输入文献阅读批注、高亮等文献笔记文献笔记索引灵感与思考灵感捕捉ZettelZettel 索引工具箱随手记工具笔记工具箱索引项目管理任务管理项目笔记项目索引
首先 , 我们根据内容区分开 , 如下表第一栏中四行所示 。
其次 , 我们根据笔记管理的步骤区分 , 如下表第一行中右侧三栏所示 。 首先 , 闪念笔记和永久笔记不看作具体的笔记类型 , 而看作记笔记的两个阶段 , 通常先有相对零散、即时的闪念笔记 , 再有整理过后的永久笔记 , 成为留存在笔记系统中的核心内容 。 索引笔记是我们积累了永久笔记之后进行笔记管理的重要一步 , 它本身通常并不涉及具体的笔记内容 , 而是对我们笔记库中的笔记卡片做的目录 , 那么自然 , 任意内容的永久笔记都可以建立相应的索引 。 简单说来 , 我们把内容相关的分类和管理相关的分类看作两个不同的维度 , 二者不是并举关系 , 而是可以搭配组合 。 闪念--永久--索引的路径基本适用于所有人 , 而内容相关的分类大家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使用情况和需求调整 , 合并、拆分上述项目或增设不同内容类型的笔记 。
笔记内容四大类
我们根据自己的需求从内容的角度分类四类 , 包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