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有人说2014年是跨境电商元年, 也有人说2015年是跨境电商的投资元年, 但进入2016年, 政策波动频繁, 中国进口跨境电商仿佛一夕间从狂喜的高台坠落泥泞的洼地, 是好是坏?现在还说不清楚 。
但通过分析这一年半所发生的一切, 进口跨境电商仿佛坐了一趟过山车, 攀升、跌落、旋转前行……个中苦楚, 小编为你一一道来:
想融资?或许不再easy
2015年被称为跨境电商的投资元年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 从1月开始, 专注跨境C2C的洋码头获得1亿美元融资;2月份海淘比价软件比呀比获得天使轮1000万美元融资;而到了3月份C轮的辣妈帮和A轮的西集海外购分别得到了1亿美元和1000万人民币(约合163万美元)的资金支持 。 移动跨境电商波罗蜜全球购在3月和4月共计获得1300万美元融资;麦乐购在5月份获得5000万美元B轮融资 。
进入2015年第三季度, 7月百圆裤业收购环球易购, 业界估价环球易购市值10亿元, 在大洋彼岸的第三方支付工具PayPal也在纳斯达克悄然上市, 市值超过百亿美元;8月份淘世界B轮斩获3000万美元融资;9月份蜜芽宝贝在D轮又拿到1.5亿美元融资 。
在2015年第四季度, 10月份时, 波罗蜜又宣布完成3000万美元融资;而在8月份获得2亿元人民币(约合3270万美元)融资的进口电商平台五洲会海购在12月又再获得15.7亿元人民币(约合2.43亿美元)的投资 。
除去PayPal上市和被收购的环球易购, 2015年进口跨境电商平均单笔融资约为7748万美元 。
进入2016年, 这样的势头似乎并没有减弱, 2016年2月份宝贝格子融资5200万人民币(约合795万美元), 同样在2月获得融资的还有海淘返利网站55海淘, 对外宣布获得竞技创投1亿元人民币(约合1528万美元)A轮投资 。
在过去的两个月里, 5月份日淘平台豌豆公主获得来自伊藤忠领投的1000 万美金 A+ 轮融资;6月份母婴电商贝贝网获得1亿美金D轮融资 。
可仔细一算账, 进入2016年, 平均单笔融资在3330万美元上下, 较2015年缩水了近57% 。
【跨境电商这半年里都发生了什么事?】形成这一局面的原因, 一方面是由于外界盛传资本遭遇寒冬, 另一方面则是经历多轮融资仍旧倒闭的蜜淘以及明星衣柜的欠薪事件都给进口跨境电商敲响了警钟 。
两重天, 政策波动犹如过山车
回顾2015年的进口电商政策, 跨进电商明显有两种感受 。 一方面, 外管局在1月出台7号文《支付机构跨境外汇支付业务试点指导意见》, 取代之前的5号文, 将外汇支付的试点区域覆盖全国, 并开放第三方支付机构的试点申请;5月《关于调整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监管海关作业时间和通关时限要求有关事宜的通知》提升了进口商品的通关效率, 赢得整个行业的广泛赞誉, 同时出台文件的质检总局, 《关于进一步发挥检验检疫职能作用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意见》将部分产品列入负面清单, 也极大地利好了市场;
6月, 国务院颁布《关于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的指导意见》, 文件明确指出, 要“通过跨境电子商务, 合理增加消费品进口”;9月份出台的《关于加强跨境电子商务网购保税进口监管工作的函》打击了网购保税试点中的不规范行为, 例如刷单逃税、非试点城市的网购保税业务等 。 一系列的文件的出台, 既有便利跨境电商企业外汇支付的渠道, 也有提升通关效率的文件, 更有国务院“增加消费品进口”的指示, 从2015年看来, 着实是跨境电商的春天 。
而另一方面, 4月8日开始正式施行的跨境电商税改新政几乎是一脚将进口跨境电商踹进冷库, 而且在随后的短短一个半月里, 让所有进口跨境电商坐了一轮过山车 。 4月7日晚间9时许公布的第一批正面清单让所有跨境电商瞬间“懵逼”, 仅有的3个小时成了他们唯一的缓冲期;一周后的4月15日13部委公布了第二批正面清单以及解读通关单细节, 虽然生鲜等产品如愿进入清单, 但是仅有的151个品类加上1142个品类始终无法满足市场的胃口;就在一众跨境电商人探求第三批正面清单以及更加详细的通关手续细节公布的时候, 5月15日质检总局出台跨境电商零售进口通关单政策的说明, 试图以执法机构的名义为通关单站台;转眼10天后(5月25日)海关总署办公厅一纸通知又将通关单打回税改前 。 短短一个半月里政令出了又改, 改了又缓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