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如何摆脱“大促依赖症”?( 五 )


在live活动中 , 明星影响力=live的流量 。 可是客户没有那么高的预算 , 但又想获得更高的在线人数 。
我给他的建议是:寻找当下最火的电视剧或综艺 , 邀请相关的配角和相关音乐人 , 办一场IP主题的音乐live 。
比如去年《隐秘的角落》成为现象级剧集 , 《小白船》、《因你之名》等歌曲也跟着火遍大江南北 , 平台可以邀请剧中演员和词曲创作者对歌曲进行剧情化演绎 , 举办一场「隐秘的角落主题live」 , 人气想必差不了 。
搭载热点看似简单 , 其实不是每个品牌玩得转 。 因为搭载热点不是一个方法 , 而是一种能力 。
首先 , 企业必须有足够多的内容策划人 , 这些人也得有不错的内容策划能力 。
因为你必须在热点出现的短短几天里 , 快速形成策划案、快速配置营销资源 , 这不是所有企业都有的实力 。
其次 , 要看品牌内容团队的产出效率 , 能否跑赢命中热点的概率 。
一年中的突袭式热点和月经式热点可能有几十个 , 不是每个精心准备的策划案都能被老天眷顾 , 提高命中率的方法 , 就是增加发射数量 。
我曾在另外一篇文章「比数字化转型更重要的 , 是内容化转型」中提到过 , 在数字化与大数据逐渐成为“基础设施”的趋势下 , 内容成为决定一家企业持续增长的原动力 。
未来 , 内容对品牌增长的带动作用只会越来越强 。 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内容的力量 , 并不断强化团队对内容的组织策划能力 。
消费者购买产品的动机是多元化的 , 大促是用低价引发消费者聚集 , 要找到替代低价的方式 , 开发新的购买动机 。
结语做一个不靠大促的品牌 , 不是让大家摒弃大促 , 而是希望大家从“战略性亏损”的视角看待大促 , 找到更多替代大促的方式 , 重塑消费者的购买活力 。
【品牌如何摆脱“大促依赖症”?】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梁将军”(ID:liangjiangjunisme) , 作者:梁将军 , 36氪经授权发布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