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从1周至1岁睡眠重要知识 宝宝睡眠质量不好原因( 七 )


心理层面的满足则在于宝宝的需求 , 例如:孩子希望父母待在身边陪伴的时间可以久一点 , 此时家长可拿捏一个恰当的时间 , 譬如半个钟头后就离开宝宝身旁 , 不一定要待到孩子睡着为止 。另外 , 也可提供小棉被、玩偶等安抚玩具来达到提供孩子安全感的来源 。黄彦霖临床心理师提到:「宝宝对安抚玩具的需求因人而异 , 家长不需要强迫建立小朋友对安抚玩具的依赖 , 应以孩子的需求为主 。」萧建洲医师也提醒 , 虽然安抚玩具可以满足宝宝的心理需要 , 但床榻间还是避免摆放过多绒毛玩具 , 以免引起孩子过敏 , 或有误触口鼻、导致窒息的危险 。
避免半夜干扰宝宝睡眠前文中有提到 , 对于夜奶的提供与否 , 主要应以宝宝是否需要为考量 , 将相同的道理转移至换尿布这件事情上评估 。萧建洲医师认为 , 半夜更换尿布多少会干扰到宝宝的睡眠状况 , 爸比妈咪可评估宝宝的尿量 , 如果夜里尿布真的湿得很严重 , 为了避免小朋友的皮肤出现不适 , 应适时更换 。反之 , 当孩子大一点 , 日夜尿量会有所调整 , 父母可视情况省去半夜换尿布的步骤 。
另外 , 有些家长为了维护婴儿的头型 , 会在孩子睡觉时不断翻动他们头部的摆向 , 这样的做法可能使孩子睡眠被干扰 , 应以孩子觉得舒适的睡姿为主 。唯要注意避免采取趴睡的姿势 , 由于两个月前的宝贝不具有翻身及挣扎的能力 , 趴睡可能会使宝贝在睡觉过程中不慎猝死或窒息 , 而侧躺也有可能不小心翻成趴姿 , 父母应特别注意 。通常在宝宝四个月后 , 对自我身体控制渐趋成熟 , 才会比较安全 。相较之下 , 采取仰躺的方式最能避免危险 。
隐藏在睡梦中的危险许多长辈担心孩子被「煞」到 , 会替宝宝到庙里求取保平安的护身符 , 萧建洲医师提醒 , 挂在颈部的细线 , 可能在孩子睡觉、翻身的过程中不慎勒住脖子 , 建议家长要特别注意 , 若情况允许 , 应于宝宝入睡前取下 , 以确保安全 , 让孩子在安全的环境中享受舒适的梦乡 。
建立入睡仪式孩子四至六个月左右 , 父母便能开始着手进行建立入睡仪式 。假设家长预计晚上九点要让宝宝睡觉 , 可在七点半或八点先进行哺喂 , 吃饱后拍拍孩子 , 并将室内灯光调暗 , 同时也要调整语气 , 变得轻声温柔 , 接着带孩子洗个舒服的热水澡 , 伴随柔和的音乐 , 哄孩子上床睡觉 , 念一本床前故事书 , 最后向孩子道晚安 。黄彦霖临床心理师说:「每天都按照一样的步骤进行 , 让孩子知道自己固定要经历睡眠的过程 , 长久下来 , 这样的习惯会仪式化 , 自然会形成心理学中所谓的制约反应 。利用孩子固定的睡前活动 , 能养成顺利进入睡眠的状态中 。」
若孩子还不熟悉入睡仪式 , 可能会在床上蹦蹦跳跳 , 或者找一大堆藉口 , 如尿遁、喝水、说一些不着边际的话 , 想藉此拖延睡觉时间 , 父母应明确表达立场 , 让孩子知道「睡觉时间到了 , 没得商量」 , 将孩子抱回床上 , 关上灯后离开 , 不要与孩子有过多的对话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