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山西村的解释意思 陆游游山西村原文及翻译】刊头题字分别为河北、湖南著名书法家孟建国、张春芳老师墨宝
陆放翁《游山西村》新解
文/余闲
《游山西村》 南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
作者简介与诗作背景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
《游山西村》此诗作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初春,当时陆游42岁正罢官闲居在家 。在此之前,陆游曾任隆兴府(今江西南昌市)通判,因在隆兴二年(1164)积极支持抗金将帅张浚北伐,符离战败后,遭到朝廷中主和投降派的排挤打击,以“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从隆兴府通判任上罢官归里 。
人云亦云的注释与切身体会的感受:
《游山西村》是宋代诗人陆游所作的一首纪游抒情诗 。全诗首写诗人出游到农家,次写村外之景物,复写村中之情事,末写频来夜游 。所写虽各有侧重,但以游村贯穿,并把秀丽的山村自然风光与淳朴的村民习俗和谐地统一在完整的画面上,构成了优美的意境和恬淡、隽永的格调 。
——这个简单解释,给中小学生这么解也可以,望文而生义,不求甚解之 。而作为一个诗词爱好者,自然不满于此 。也是一样人到中年,才明白中年人有中年人的窘迫和困惑 。在这首诗里,我看到了放翁先生无时、无门、无路的人生彷徨,看到了他跳出困惑的毅然决然的勇气,看到了他超然象外的人生境界,看到了作为文、史学家的丰厚底蕴 。
诗名之义与隐藏典故:
从诗名《游山西村》看,作者回的是山之西面的村子,游的是村东之山,也就是纪游东山之诗!——所谓“诗言志,歌咏言”,据此品来诗人应有些难言之隐 。因为时年41岁的陆游回乡省亲、祭祖,罢官三年的他想起了山阴同乡的谢安,也在40多岁时被朝廷重新起用 。同是处在衣冠南渡的历史阶段,一个东晋,一个南宋 。同是处在一样的中年年纪,同是面对一样的人生问题时,也是同样希望可以东山再起 。
1.“东山再起”的典故,其大致是说:东晋升平四年 ,40岁的谢安离开东山从政,后来打了淝水之战,立下不世之功,成语“东山再起”即典出此 。唐宋诗人李白、贺知章、苏东坡、陆游等,都曾盘桓其间,留下了不少著名的诗篇 。
2.”东山”的另一个典故: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出自《孟子 尽心上》 。意思是说:孔子登上鲁国的东山,整个鲁国尽收眼底;孔子登上泰山,天地一览无余,表面上指泰山之高,实际指人的眼界.视点要不断寻求突破,超越自我.用超然物外的心境来观看世间的变幻纷扰 。
——这首诗应是活用这两个典故:看问题,要学孔子的境界;个人期许当然是学谢安东山,倘若不信,且从他另外几首东山之诗细品,为啥都写的那么欢天喜地?
《东山》之一 南宋/陆游
今日之集何佳哉!入关剧饮始此回 。
登山正可小天下,跨海何用寻蓬莱 。
青天肯为陆子见,妍日似趣梅花开 。
有酒如涪绿可爱,一醉直欲空千罍 。
驰酥鹅黄出陇右,熊肪玉白黔南来 。
眼花耳熟不知夜,但见银烛高花摧 。
京华故人死太半,欢极往往潜生哀 。
聊将豪纵压忧患,鼓吹动地声如雷 。
《登东山》之二 南宋/陆游
- 长期练习气功是怎样的感受?
- 苏轼的经典作品分享 苏轼的诗有哪些
- 田径运动的基本功能
- 以铜为镜是对哪位大臣的评价
- 钓鱼需要打窝的料怎样做
- 指南针那根红色的指针为什么总是指着北方呢?
- 学风水之阳宅内五行布局与调理,门户的看法,建议收藏 房子五行风水布局图
- 桥边上的房子风水 桥下房子的风水
- 风水好的别墅 房屋别墅风水
- 正确的化解刀把房 刀把型房间风水破解法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