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部门经理和上司的关注焦点有什么不同?
1.关注问题的角度不同
『部门经理的角度』:
部门经理在工作汇报中,肯定会向领导先陈述自己是如何完成这项工作的,在这项工作中自己都遇到了哪些困难,是如何克服的,为此也付出了很大的辛苦 。
部门经理为什么要说这些过程呢?因为他是这个过程的亲历者,他的角度就在完成工作项目的过程中,描述工作的过程,最终的目的也是为了能够获得上司的理解和肯定,希望上司给予肯定和赞美 。
『上司的角度』:
作为上级,他是目标的发起者,是不经历工作项目的过程的,他要的就是工作的结果,这是他所站的角度 。
在下属汇报工作时,他更为关注的是下属的工作是否按照原定的计划完成的,有没有达成最终的工作结果 。
由此可以看出,上级领导在下属汇报工作时,更为关注的是“结果”,也就是说,他们对结果更为感兴趣,不想,也没有多余的时间去耐下性子听取下属描述自己的工作过程是怎么样进行的 。
2.对工作的评价点不同
『部门经理评价点』:
作为部门经理,亲身经历了工作目标实现过程中的各种酸甜苦辣,希望在向上司做工作汇报时,能够将自己的工作过程描述给上司听,期望得到上司客观公正的评价 。
从人的感性角度出发,作为部门经理,在他的内心深处,觉得自己在上司面前是弱势群体,即使自己在工作过程中有哪些地方做的不好,或者有失误,也希望上司能够包容和理解自己,给予自己和部门一个好的评价 。
可见,部门经理在工作汇报中,更重视上司对他工作过程的评价 。
『上司的评价点』:
俗话说:“说的越多,漏洞就越多 。”在部门经理给上司汇报工作时,由于会说很多工作的过程,这就很容易使上司抓住工作过程中的失误,特别是对自己所期望的方面更为关注,如果部门经理没有很好的达成,上司就会加以指出,或者指责 。
通常情况下,上司更为关注工作的结果,如果你的工作结果好,他会对过程和结果都作出高度的评价;如果工作结果不好,即使你的工作过程再怎么辛苦,他也不会给你给出好的评价 。
由此可见,作为上司,在下属汇报工作时,更多的是从工作结果的好坏出发去做出评价的 。
3.言行的差异,导致理解的偏差
在语言表述这一块儿,主要指的是上司对下属工作评价的语言感情色彩不同,从而导致下属的理解出现了偏差 。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曾说过:“管理是一门博雅艺术 。”
作为高层领导,他的情商和智商都不是很低,说话都是带有一定的艺术色彩的,这也就是德鲁克所说的“博雅艺术” 。在下属汇报工作时,上司害怕自己说的太重,会伤到下属的自尊心,从而打击下属的积极性,所以,在对下属的工作做出评价时,可能会委婉一些,间接一些 。
作为部门经理,一定要懂你上司的一言一行,从他们日常的惯性评价中获取到他们对你工作的满意程度 。如果下属对上司的工作评价不能够正确的理解,得到错误的评价信息,而不自知改正工作中的失误,等到领导忍无可忍,直接责备的时候,下属可能就会感觉到茫然无措 。
4.信息不对称
高层经理一般掌握的是关于公司战略决策方面的宏观信息,而中层的部门经理一般掌握的是战略决策之下的具体执行信息 。因此,两者的信息是不对称的 。
高层经理具体掌握如下信息:
(1)公司发展过程中的战略调整信息 。
(2)公司的现金流,资产和负债信息 。
- 无尽黑暗游戏
- 采购经理该如何把控供应商货品品质?
- 家庭装修污染情况怎样检测?
- 哪种李子品种不酸?
- 怎么教育刚开始上小学的孩子?
- 人工桌面电脑版 人工桌面下载
- 轩辕剑网络版 网游轩辕剑小说
- 黑暗主宰 小说 海贼之黑暗主宰
- 穿什么裤子显腿瘦?
- 新房装修,房门多高比较合适?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