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专家坚决不做的五件事 你却天天在做
总有人说“医生得少”。这有两个原因:第一,他们信任自己的同伴;第二,他们更了解胞,知道他们的“偏好”。
今天,萧艾总结了几位学家的抗癌习惯,希望大家可以学习。
1.绝不退缩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主任医师罗健
憋尿不仅损伤膀胱括约肌,而且使尿液中的有毒物质不能及时排出体外,从而延长尿液中的致癌物对膀胱的作用时间,容易诱发膀胱癌。
2.千万不要吃营养品或补充品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肿瘤学家郝希山
我坚决反对用营养来。不仅是中国,全世界都有各种声称具有某种抗癌作用的营养产品,但这些可能只对细胞培养或动物有一定的作用。据我所知,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通过循证医学证明营养品和保健品能够预防人类癌症。
3.永远不要让负面情绪持续下去著名临床肿瘤学家、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何玉民
负面情绪的积累恰恰是癌症的“催化剂”。因为负面情绪会悄悄影响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和免疫功能,削弱基因修复能力。二三十年的临床实践,我注意到一个现象,那就是城市的女性癌症患者70%都是好女人。他们找不到任何不良生活方式的线索——他们不喝酒,不抽烟,不乱吃,不日夜颠倒,过度生活…在外人眼里,这些女人可能在哪里都表现的很好;但实际上,他们的心理压力比普通人更重,容易产生紧张、抑郁、挫折、抑郁等难以化解的负面情绪。
4.从不超重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孙艳
饿不如撑,瘦不如胖。因为肥胖可能会埋下多种癌症的隐患,尤其是那些平时多吃动物脂肪和红肉,喜欢吃油炸食品的人,应该适当控制食欲,降低癌症的风险。比如肠癌、胰腺癌、肾癌、乳腺癌都与肥胖有关。
5.千万不要耽误体检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防癌体检中心副主任张凯
体检并不能保证你一辈子都不会得癌症,但你可以尽力预防中晚期得癌症。做好防癌体检和早期诊断治疗可以治愈早期癌症。
【肿瘤专家坚决不做的五件事 你却天天在做】中国主要癌症有肺癌、乳腺癌、大肠癌、胃癌、肝癌、食道癌。这六种癌症占中国所有癌症的80%。
主要癌症有明确的早期诊断方法:
肺癌:胸部低剂量CT
乳腺癌:钼靶+超声
肝癌:超声+血液检测甲胎蛋白
结肠直肠癌:结肠镜检查
胃癌:胃镜
得癌症是个概率问题毕竟癌症是概率问题。具有遗传变异的癌细胞可能每天都出现在人体内,但大部分都会被体内的免疫系统杀死。有些癌细胞可以逃脱免疫系统的监控而存活。这些幸存的癌细胞可能会继续繁殖并形成肿瘤。随着年龄的增长,正常细胞突变的概率更大,体内免疫力减弱,那些能存活下来的癌细胞更容易发展成肿瘤。所以可以说,癌症的概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但一些外界因素会诱导体内正常细胞更容易发生变异,从而增加患癌风险,使癌症整体年龄提前。降低患癌风险,需要减少可能增加患癌风险的因素,如保持体重、不憋尿等。另外,均衡饮食,不烟酒,规律作息,多运动,都是降低癌症风险的常规方式。
同时要学会了解自己的身体,知道自己可能属于哪些癌症群体,定期做筛查,尤其是40岁以后。
这些都是降低癌症风险的有效方法,但并不意味着你永远不会得癌症。研究表明,即使有健康的生活方式,三分之二的癌症仍然不可避免。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