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明并不否认 , 作为大厂外包人 , 短时间内也可以凭借履历找到一份薪资待遇更优质的工作 , 但在新岗位上一历练很容易“被扒皮” 。 “不是出现大厂光环 , 就是会有惯性思维 , 缺少空杯心态 , 还会对薪资做超范围预期 。 ”作为管理者 , 考虑在人力成本上的支出 , “我宁愿选择一张白纸 。 ”崔明说 。
不只一位采访对象表示 , 有外包经历离职后重新找工作 , 会有更多的外包公司找上 。 “就是因为你有这方面儿经历 , 就觉得你会接受这样的事情 。 如果再找外包公司的话 , 就好像在那个连环套里出不来的感觉 。 ”此前在百度做过外包岗员工如此说到 。 不过她也表示 , 对她找工作影响不是特别大 , 如今重新找了一份正式岗工作跳出那个“圈子” 。
从逃离搜狐外包到离职字节 , 如今李潇在一个小企业 , “互联网公司虽然福利好 , 但是跟压力成正比 , 自己想减轻点压力 。 ”
平台博弈
“有些腾讯的顾问 , 他以外包的身份帮内部团队解决一些短时间无法很好去解决问题 , 这样的外包是我觉得外包应有的样子 。 ”刘峰认为 , 对于外包需要改变“节省人力成本而存在的岗位”这种看法 , 其实专业外包 , 是指为了弥补甲方在技术上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岗位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副院长兼教授范围表示 , 从承包商角度来讲 , 外包方式有两种形态 , 一种是偏向人员承担 , 一种是业务型外包 。 人力资源服务公司 , 像中智、万宝盛华 , 是解决人的问题 。 而像中软国际这类 , 本身就有软件业务 , 这类承包商人员和业务本身也是高度专业化的 , 可以把自己的员工直接派到发包方工作场所去 。
范围表示 , 理论上 , 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能承接的外包是跟人力资源服务管理相关的 , 比如提供招聘服务 , 最后招聘的人员还是跟用工方签合同 。 就业务外包本身而言 , 不能直接越过承包商 , 去控制承包商下面的外包员工 。 “解决人员的问题 , 可以通过劳务派遣的方式 。 ”范围提到 。 不过 , 劳务派遣对人员比例这些都有严格的限制 , 为保障劳动者权益 , 2014年3月1日正式施行的《劳务派遣暂行规定》里明确提到 , 用工单位使用的被派遣劳动者数量不得超过其用工总量的10% 。
范围提到在实际情况中 , 往往会出现“假外包 , 真派遣”这种形态 , “发包方对外包员工直接进行业务指令 , 跟自己的员工区别不大 , 这就是‘假外包 , 真派遣’” 。 “外包本身是通过承包商来购买服务 , 只能够对承包商提出要求 , 不能直接越过承包商 , 去对承包商的员工发指令提要求 。 ”
多位专家表示 , 过去几年劳务派遣转向劳务外包成为趋势 。 范围认为 , 外包方式 , 有一方一定是受益是或受损的 , 劳动者利益受损只是说长期和短期的问题 , 一般在社保的政策和住房公积金政策上也会受损 。
在确认劳动关系方面 , 此前 , 2008年《劳动合同法》出台 , 2012年《劳动合同法》做出修订 , 主要是加强对于劳务派遣的一个规制 。 2014年《劳务派遣暂行规定》正式施行 , 对被派遣员工比例等作出严格限制 。 在平台经济发展起来后 , 对于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这类人员 , 今年7月26日 , 人社部等八部门发布了一个《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 , 再提到劳动关系确认 , 以及提出不完全符合确立劳动关系的情形要求 。
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主任张成刚看来 , 在2008年国家层面出台了一些列劳动权益保障相关法律 , 是因为2001年到2008年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发展 , 劳动权益保障也要上一个新的台阶 。 而当经济下行的时候 , 也同样需要做选择 , 目前我们国家还存在很大一部分群体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 , 这种情况下一份就业机会还是很重要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