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到处是预售( 四 )
预售的模式表面上看似平衡了商家怕积压库存和消费者想要以更低价格购买商品的需求 , 但实际上 , 这一模式似乎正在让部分商家和购买者形成了“双输”的状态 。
“购买者都说我们‘空手套白狼’ , 但其实买家确认收货前 , 款项都是由平台代管的 , 并不会到卖家账上 。 而且 , 现在搞预售 , 买家不乐意 , 卖家也困难重重 。 一是因为在买家确认收货前 , 卖家是收不到款的 , 所以整个生产期都是空窗期 , 资金压力很大;二是预售拉长之后 , 许多买家等不了那么久导致购买量减少 , 另外款式过期了退单又会增加 , 所以销售压力和库存压力也很大 。 ”京京感叹道 。
“这两年我们的销售量还是保持了一个比较稳定的状态 , 呈现了增长 。 但坦白来说 , 转化率是下降的 。 如果是现货的话 , 肯定会更好卖 。 ”京京表示 。
预售何时休?
消费者对于预售的反感 , 并没有改变商家和平台对预售的态度 。
根据一些电商平台的双11规则 , 今年双11在10月20日晚上八点启动 , 10月20日至10月31日为预售期 , 之后是所谓的付尾款和双11高潮期 。
10月21日 , 双11刚刚拉开帷幕仅四个小时 , 各大平台和主播就迫不及待发布了“双11战报” 。 比如李佳琦和薇娅 , 数据显示 , 10月20日李佳琦直播间累计观看数为2.48亿人次 , 首日预售直播销售额为106.53亿元;薇娅直播间则是观看人数2.39亿人次 , 首日预售直播销售额82.52亿元 。
同时 , 天猫淘宝、京东也发布了“战绩” 。 天猫多名商家统计预售首日战绩时发现 , 预售一天的销售额已经超过去年10月21日至11月10日整个预售阶段的销售额 。 京东也发布数据称:10月20日预售4小时的下单用户数同比去年预售首日提升将近40% , 大量品牌在晚8点开启预售后 , 突破去年预售首日全天的预售纪录 。
“预售像是华丽的外衣 , ”大花直言 , “没人知道外衣下的真相 。 这个所谓又创新高的预售额 , 到底是仅定金 , 还是定金加尾款 , 又是否减去了优惠 , 是商家和平台实际到手?有分析说这个销售额是按照商品原价 , 而不是优惠价计算的 。 如果是这样 , 这泡沫可就太大了 。 ”
在预售的规则下 , 平台赚了好看的数据 , 商家降低了库存压力 , 但一部分消费者的真实体验则被忽略了 。
“最开始预售代表着优惠 , 因为参与预售会有更低的价格 , 还有额外的折扣 。 但现在预售成了一种标配 , 平时商家预售的商品几乎没有折扣 。 到了大促 , 预售的商品则又绑定了诸多复杂的条件 , 比如定金膨胀 , 而且付尾款时间和其他商品不同、不可以一同参加满减 。 ”沈清说道 。
对买家来说 , 预售甚至成了一种负担和阻碍 。 “这两天我的洗面奶没有了 , 想买一个别人推荐的品牌 。 结果打开淘宝一看 , 它在预售 , 现在付定金 , 11月1日付尾款后两天内才能发货 。 所以我果断在线下买了 。 ”沈清表示 , “平时店铺的预售也是 。 天气一天一个样 , 都降温到穿羽绒服的温度了 , 一个月前买的秋天穿的针织外套还没发货 。 ”
“以前参与双11 , 是为了买刚需 , 而现在只能‘囤’刚需 , 急需的一些生活用品只能去线下买 。 比如 , 我的粉底液用没了 , 但这款粉底液在旗舰店是预售状态 , 再着急也要等着 , 所以我索性去专柜买了 , 贵点就贵点 。 ”王晓说 。
“商家也是无奈之举 。 ”肖北直言 , “我是2020年疫情期间加入服装电商行业的 。 大概从2016年开始 , 电商就不好做了 , 尤其是服装品类 , 因为流量见顶 , 就那么点客户 , 而商品同质化非常严重 , 所以大家需要互相争抢客户 , 几乎争得你死我活 。 当然优惠是争抢客户最简单直接的方法 , 这一点拼多多就是很好的例子 。 但谁也经不住一直让利 , 所以也会采取用预售锁定客户的方式 。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