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亏钱一边被骂,爱奇艺需要出路( 三 )


“最重要的衡量标准 , 还是剧做得好不好看 。 ”周阳感叹 。
成本难降低 , 会员收入提不上去 , 开源的业务不好探索 , 都阻碍着爱奇艺的盈利 。
根本原因是什么?
在爱奇艺式的困局里 , 不论是老业务会员收入 , 还是出海、打造剧场、提升会员单价 , 都要以过硬的内容质量为基础 。
雷鸣说 , 迷雾剧场去年连着爆了两部剧 , 但今年口碑降低 , 一定程度可以看出 , 国内影视工业体系还不完善 , 平台对于剧集项目本身的理解也有偏差 。
一位曾与多家视频平台接触过的行业人士提过这样一个场景 , 奈飞的制作团队 , 看完创作者给到的第一集剧本 , 可以直接出钱让他们成立工作室创作 , 并不干涉内容 。
2012年 , 奈飞就开始尝试自制内容 , 拍摄了第一部原创电视剧《莉莉海默》 。 2013年 , 斥资1亿美元打造出《纸牌屋》 , 引发全球轰动 。 今年出品的《鱿鱼游戏》更是将爆款的价值发挥到最大 , 拉动市值首次超过3000亿美元 , 第三季度新增会员达438万 。

一边亏钱一边被骂,爱奇艺需要出路

文章图片
图4/5
来源 / 《鱿鱼游戏》
奈飞没有广告 , 之所以能有底气去广告 , 在于它的运营能做到 , 利用爆款内容吸引用户 , 再加以投资和吸纳优质团队 , 循环生产爆款 。
“国内用户仍有增长空间 , 不过在于爆款 。 ”雷鸣表示 , 在他看来 , 视频平台想挣钱就要增加爆款率 , “数量只要从10%增加到15% , 营收就会好很多 。 ”
有太多因素导致当下的视频平台缺乏爆款 ,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 , 归根结底 , 还是国内影视工业化水平跟不上 。 周阳对深燃说 , 现在的行业状况是 , 在整个产业链条上 , 平台在苦恼投入大量资金回不了本 , 影视制作团队在苦恼赚不到钱 , 观众也很苦恼花了钱看不到好内容 , 已经形成了某种困局 。
比如在生产端 , 爆款率实际上可以通过平台内部流程、思维的优化 , 或者制片人的专业性来提升 。 一位业内人士提到 , 平台的制片人很多并不是真正的一线磨练出来的工作者 , 在与创作者沟通上矛盾比较大 , 这是视频平台内部非常普遍的现象 。
有接触过爱奇艺项目制作人的行业人士表示 , 爱奇艺目前做的自制剧相较之前有起色 , 有一批平台自己的制片人 , 已经成长起来 。
但差距依然存在 。 影视作品并非是紧靠一己之力就能完成的产品 , 除了编剧、导演、制片人 , 还有摄影、灯光、美术等大量工种人才 , 周阳就提到 , “优质团队的主创基本上是比较固定的 。 ”国内只有正午阳光团队能做到有稳固的优质主创团队 , 其他团队很难做到 。 而平台自身的问题 , 再加上项目团队内部的管理结构 , 从业人员专业素养有差距 , 导致作品质量良莠不齐 , 爆款的概率也不会高 。
爱奇艺已经开始尝试推动行业工业化 。 在5月的爱奇艺世界·大会上 , 龚宇就提出要“行业规则重构+智能制作” , 为此 , 还推出了三个辅助制片的操作系统 。 在Q3财报里 , 龚宇再次提及要“升级智能制作能力 , 推动长视频领域的影视工业化进程 。 ”
目的当然是好的 , 但也有不少从业者表示了疑虑 , 这不是一两天的问题 , 推行起来并不容易 。 “很多人没去过剧组 , 不知道有些剧组的综合素质是多么需要提升 。 从业者的文化水平参差不齐 , 这些系统对一部分人来说 , 用起来有难度” , 一位制片人对深燃感慨 , 行业变革没那么容易 。
IP打造 , 会是爱奇艺的新出路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