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物流大冒险:一体化供应链市场面临种种难题( 二 )
背面是残酷价格战 。 快递单票收入从2007年的28.5元降至2020 年的10.6元 , 降幅 63% 。 2021年1-10月 , 全国累计完成867.2亿件 , 同比增长34.7%;收入8339.8亿元 , 同比增长20.7%;票均收入9.62元 , 同比下降10.4% 。
从利润端能够充分感受到快递业的被动 。 各家财报显示 , 前三季度 , 中通净利润32.02亿元 , 同比-3.0%;圆通净利润8.87亿元 , 同比-26.8%;韵达净利润7.06亿元 , 同比-17.4%;顺丰净利润3.33亿元 , 同比-93.5%;申通净亏损3.12亿元;百世净亏损17.51亿元 。
此种局面下 , 京东对经济型快递市场选择放慢脚步 。
“像快递、快运或者类标准产品 , 有很大价值 , 丰富整个网络货量 , 规模效应就越好 。 标准产品是很好获客方式 , 会一直做下去 。 但经济型快递 , 竞争比较厉害 , 我们没那么着急 。 ”余睿对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说 。
2020年4月 , 京东物流旗下加盟制快递公司众邮快递在广东开始测试运营 , 众邮快递专注于下沉市场与经济型快递 。 据众邮快递合伙人招募公告显示 , 众邮快递联合第三方生态合作资源 , 拥有分拨中心180余个 , 干线1500余条 , 车辆4700余辆 , 三方协作网点10000家 。
为了进一步发挥众邮快递与京喜的融合 , 京东物流招股说明书披露 , 众邮快递拟更名为京喜达快递 。
京东物流还面临的问题是 , 很大程度上 , 被排除在阿里物流体系之外 。
从量级来说 , 阿里生态更为主流 。 eMarketer 数据显示 , 2020 年 , 中国电商市场中 , 前五大电商市占率合计86.3% 。 以平台模式为主的阿里巴巴市占率超过一半 , 达到56%;以自营模式起步的京东市占率仅17.1% ,同比2019年提升了0.7个百分点 。
“难题”
由此 , 京东不得不另辟道路 。
供应链市场或是最好选择之一 , 背后有来自上游的倒逼 。
当前 , 随着新零售模式逐步铺展 ,势必要求提升对需求变化反应的敏捷性 , 部分产品供应链模式逐步由大规模批量生产转为柔性化生产 , 尤其是C2M等模式的出现 , 供应链体系需要满足相对小规模、多品种、 多批次的生产需求 。
以太平鸟为例 , 2019年以生产、销售快反为特点的商品管理深度方案已经在太平鸟主要品牌全面铺开 , 夏款、冬款的期货订单比例下降到预估销售量的 70%以下 。 同时 , 太平鸟加快季中开发 , 集中补货的模式(补货时间缩短为20-30天) , 以确保库存可控 , 该模式占女装品类比重已经达到10%以上 。
此外 , 随着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 , 品牌商需要寻找新的利润空间 , 物流增效成为方向 。
“送货比人家便宜 , 这能带来成本下降 。 库存周转的变化 , 直接决定了资金使用效率 。 类似于订单满足率 , 能够带来更多销售机会 。 ”余睿如此介绍京东服务对客户的业绩推动 。
据他披露 , 在与沃尔沃合作项目中 , 已实现供应链降本增效 。 以西安仓试点数据为例 , 实现订单满足率提升至95%以上 , 年库存周转次数提升至7次以上 , 预期全国落地推广后可实现库存金额下降25% 。
另据灼识咨询数据 , 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渗透率(定义为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支出除以外包物流服务支出)预计将由2020年的31.0%增至2025年的34.6% 。
截至 2020年 , 一体化供应链物流市场中规模最大的垂直细分行业包括汽车、快速消费品、服饰及3C电子 , 规模分别为3470亿元、2210亿元、1920亿元、1800亿 。 2020年至2025年 , 生鲜、快速消费品及服饰的增速相对更高 , 分别为18.8%、14.6%、12.7% 。
但这一市场也面临着种种难题 。
首当其冲的是 , 数据共享 。 “要做到全供应链预测 , 就必须交出所有销售数据 , 老大给了 , 老二会犯嘀咕 , 不可能全给一个平台 。 况且京东本身也在做 ‘京造’等项目 , 入局制造端 。 广泛推广很难 。 ”有知名高校教授对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说 , 他也是相关主管部委智库委员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