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操作系统多点突破生态割裂困局待解( 二 )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软件工程教学专委会副主任寥湘科也认为 , 我国基础软件目前在各个行业高度分散 , 缺乏统一的标准和平台 , 软硬件技术难以实现共享 , 造成了行业内、行业间烟囱林立 , 严重拖慢了数字化进程 , 业界已经越来越迫切需要标准化、模块化、平台化 。
杨涛补充道 , 过去操作系统的发展在固定互联网时代是终端侧很强 , 云侧相对比较弱 , 包括Linux的时代 。 但是现在基于安卓系统的终端侧比较弱 , 云侧非常强 , 到泛人工智能时代端云是一体的 , 我们更多地强调它是分布式 , 比如以后的自动驾驶领域的车、路、边端的协同是非常重要的 。
邓泰华表示 , 未来的数字社会应该是端、边、云全场景协同的 , 一个应用开发 , 应该就是多场景都能够适配 。 不能说在这个烟囱上开发了一套应用 , 在另外一个烟囱上重新改适配 , 相互不能适配应用要重新开发 。 所以我们是新做的适配 , 我们不能有历史包袱 , 这样能够为未来构建新的操作系统 。
邓泰华强调:“存量的生态既有优势也是包袱 , 革自己的命总是相对困难的 , 现有的生态是不同的领军企业构建的各自的生态 。 我们做不同的操作系统 , 是重新构建新的生态 , 不是简单的复制模仿 。 ”
开源是正解
如何打破林立的“软烟囱” , 开源或是正解 。
杨涛表示 , 我们看到在目前全球范围内能够做到影响力巨大的 , 除了有原来的几个传统操作系统 , 目前看到的能做成功而且未来前途无量的都是以开源的方式构建的 。 这是因为整个操作系统的工作量巨大 , 它不可能由一家公司一个组织来完成 , 它一定是集合全人类的科技力量来共同构建 。
作为国内高新技术产业的代表 , 华为、阿里在发布自主研发的操作系统时 , 均表示会开源 。 不仅是开源 , 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里 , 华为、阿里相继宣布将自主研发的操作系统捐赠给了开源基金会 。
近日 , 华为将欧拉开源操作系统全部代码、品牌商标、社区基础设施等相关资产捐赠给开源基金会 。 据龙蜥社区理事长、阿里云操作系统负责人马涛的表述 , 龙蜥将系统的源代码、商标全部捐赠给了开源基金会 。 “相当于从面子到里子 , 全都捐了 。 ” 马涛说 。
“大家比喻生态 , 拿‘树’来做比喻我觉得非常科学 , 它的根部是多个根系 , ”杨涛说道 , “例如华为是一个重要的根系 , 把很重要的能力贡献出来 。 上面的支叉和果实都是不同的 , 这样才能长出苍天大树 。 ”
对此 , 廖湘科表示 , 开源是软件技术创新 , 特别是发展操作系统等基础软件的重要途径 , 充分利用开源、参与开源、支持开源 , 发展操作系统 , 联合做大做强是当前最为可行之路 。 当前 , 国产操作系统大多基于国外上游开源社区做二次开发 , 大量的软件开发人员都是在国外的开源社区做贡献 , 我们迫切需要构建根植于中国的开源社区 , 培养良好的土壤和与环境 , 为产业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创新之地 。
他强调 , 我们需要构建操作系统的统一社区 , 形成创新活力 , 从分散变成凝聚力量攻关 , 避免分化及碎片化 , 同时统一各社区需要实现开放治理 , 能够广泛吸纳全产业的力量 , 在合理的社区治理框架和机制上有机协同 , 最大限度发挥各方合力 。
与此同时 , 邓泰华也提醒道 , 中国是开源应用大国 , 但还不是开源贡献强国 , 我们整个开源体系的基础能力和领先国家相比也还有比较大的差距 。 但我们有最大的开源应用市场 , 也有最多的软件人才供给 , 需求端、供给侧都是最强的 , 我们最有条件成为开源强国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