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密克戎出来以后 , 显然它对抗体的逃逸是比较强的 , 现在全球获批上市的几个抗体药物效果打了不同程度的折扣 。 但是已经感染过的人或者接种过疫苗的人 , 他建立的免疫防御对奥密克戎有多大的保护?这个现在还没有太多的报道 , 这个我们也想做一点相关的工作 。 ”董晨强调 , 其中T细胞产生的细胞免疫能力的评估当下也变得更为重要 。
张林琦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 “关于新冠病毒的特异性T细胞应答的情况 , 其实从最近一段时间 , 以及在整个的研究过程中来看 , 确实在康复者和接种疫苗人中都能够展现出比较强的T细胞反应 。 ”
然而 , 董晨和张林琦均提到 , 鉴于技术手段受限等客观原因 , 在整个COVID-19大流行期间 , 科学界对T细胞免疫的研究不如中和抗体普遍 。 “很多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 但是无论如何 , 研究T淋巴细胞在感染过程中和免疫过程中的反应程度 , 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 ”张林琦强调 。
免疫防御的另一臂:T细胞
人类对免疫系统的认知来自于免疫学的发展 。 200多年前 , 英国医生爱德华·詹纳(Edward Jenner)从牛痘中制备活疫苗用于防治天花获得成 。 这是运用免疫干预手段控制烈性传染病的典范 , 詹纳也被公认为免疫学之父 。
发展至今 , 免疫学的概念已经超越了单纯抗感染的范畴 , 但这仍然是免疫系统担负的最重要的功能 。 在应对新冠病毒的过程中 , B细胞显然是“明星” 。 来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成熟、在体液免疫中产生抗体 , B细胞起到了重要作用 。 值得一提的是 , B细胞最早就是由董晨的博士生导师、2019年拉斯克奖获得者Max Cooper教授发现的 。
当遇到抗原时 , 一部分B细胞会分化成核比较大的浆细胞 , 浆细胞负责分泌抗体 , 直接清理病毒;而另一部分B细胞经过抗原激活后成为记忆B细胞 , 当再次遇到相同抗原时 , 记忆B细胞能迅速做出反应 , 大量分化增殖 。
“一般来说 , 抗体水平会下降得比较快 , 但是实际上还有记忆B细胞 , 这方面截至目前也没有得到充分的评估 。 ”董晨谈到 , 和T细胞一样相对被“冷落”的 , 还有记忆B细胞 , “但是记忆B细胞应该存活的时间更长 , 而且有的可能不一定在外周血里面 , 存在于组织里面或者在淋巴结、脾脏这种器官里面 , 就不太容易评估 。 ”
除了B细胞产生的体液免疫 , 对抗病毒时重要的另一臂是T细胞负责的细胞免疫 。 T细胞起源于骨髓 , 但在胸腺中成熟 。 在胸腺中 , T细胞增殖并分化为辅助T细胞、调节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或记忆T细胞 。 然后它们被送到外周组织、血液或淋巴系统中循环 。
一旦遇到适当的抗原刺激 , 辅助T细胞会分泌被称为细胞因子的化学信使 , 它刺激B细胞分化为浆细胞;调节性T细胞的作用则是控制免疫反应;而细胞毒性T细胞 , 被各种细胞因子激活 , 结合并杀死感染细胞 。
因此 , 总体来说 , T细胞在免疫系统中扮演着多种角色 。 它既可以是“杀手细胞” , 攻击被病毒或其他病原体感染的细胞;也可以是“助手细胞”的角色 , 支持B细胞产生抗体 。
值得注意的是 , 与B细胞对抗原的识别不用 , T细胞不能识别完整的天然抗原分子 , 需要抗原提呈细胞先将抗原降解为肽段 , 并由MHC分子递送到细胞表面才能识别 。
香港科技大学、墨尔本大学等团队的研究人员于1月2日在《病毒学》(Viruses)杂志发表了一项研究 , 为了确定奥密克戎是否能逃脱T细胞的反应 , 研究人员分析了1500个SARS-CoV-2表位 。 他们将在奥密克戎中发现的相关肽序列进行了一系列计算机算法处理 , 这些算法能够很好地预测某些肽是否能与特定的MHC分子结合 。 他们发现 , 只有一些肽可能已经失去了与未突变时相同的MHC分子结合的能力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