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特稿|奥密克戎不是最后的关切变异株,“杀手”T细胞威力如何?( 六 )


董晨提醒道 , “有突破性感染 , 是不是就意味着我们的疫苗不管用了?这仍然有待进一步研究 。 ”他认为 , 从理论上来讲 , 灭活疫苗在应对病毒突变时具有一定优势 , “mRNA疫苗或者亚单位蛋白疫苗等 , 实际上都是按照原始毒株的序列研发的 , 它们对奥密克戎的保护是更差的 。 相比之下 , 因为灭活疫苗中的病毒蛋白数量比较多 , 所以它的免疫保护是比较广谱的 , 虽然可能针对某一个蛋白或者某一个区域 , 它的保护力可能没有mRNA疫苗和亚单位蛋白疫苗那么强 。 ”
Quadeer博士也谈到类似的一点 , 根据新冠病毒疫苗的成分 , 各种应对方式之间会存在明显的差异 。 “对于以刺突蛋白为靶标的疫苗 , T细胞反应已被证明可以识别刺突蛋白的多个表位 。 对于全病毒灭活疫苗 , 尽管相关文献相对较少 , 但T细胞反应已被证明除针对刺突蛋白外 , 还针对其他结构蛋白 , 如核衣壳和膜蛋白 。 ”
然而 , 大规模研究T细胞反应并不容易 。 “相比在新冠研究过程中中和抗体的评估来说 , T细胞免疫应答研究比较少 , 就是因为它需要高质量的大量的T淋巴细胞 , 特别是PBMCs采集好之后 , 需要特定的条件以活细胞形式储存好 , 然后才能拿出来进行评估 , 要求比较高 。 ”张林琦解释 , 这仅是第一点 。
第二大难点在于 , 研究人员在评估T细胞的时候 , 需要很相对昂贵的试剂 , 包括新冠病毒蛋白的肽段等 。 一般来说 , 对于免疫原性的评估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两个方面来进行 , 体液免疫评估主要通过ELISA方法检测新冠特异性抗体含量和抗体中和试验检测中和抗体滴度等;细胞免疫评估主要通过ELISPOT技术(酶联免疫斑点实验)检测T细胞分泌IFNg的细胞频率以及通过流式技术检测胞内细胞因子量等 。 “多种因素导致了T淋巴细胞的研究相对比较少 , 另外由于使用的试剂、仪器、方法不一样 , 所以各实验室之间得出来的数据差别也会比较大 。 ”张林琦表示 。
董晨将之总结为技术手段的复杂性 。 “一般的实验室还是很难做 , 所以我以前也呼吁过 , 对于不管是疫苗还是感染引起的T细胞免疫应答 , 最好能够有类似于试剂盒这种方法 , 尽管不是马上能够做出来 , 但是需要研发这方面的检测手段 , 能够更灵敏更更简便 。 ”
上述Adaptive Biotechnologies公司的创始人Harlan Robins同样认为 , 新的、更简单的T细胞研究方法可能会使这种方法在未来更加可行 。
此前的2021年1月6日 , 上述Adaptive Biotechnologies公司就在medRxiv 发表了一项研究 , 他们开发了一种高通量、可扩展的检测SARS-CoV-2细胞免疫反应的方法TDetect? COVID , 增强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 。 研究团队认为 , 血清学(抗体)检测是评估新冠病毒感染或暴露、疾病流行和发病率以及免疫保护的主要方式 , 但其性能仍有很多限制 , 包括在患者无症状或轻微的感染患者中抗体滴度较低 , 甚至检测不到 。 他们同时指出 , 血清学检测可能不能反映个体原有免疫的真实程度 , 因为在20%-50%此前认为没有接触过新冠病毒的个体中发现了T细胞反应 。
新冠特稿|奥密克戎不是最后的关切变异株,“杀手”T细胞威力如何?
文章图片

Adaptive Biotechnologies公司发表在medRxiv 上的一项研究
研究团队认为 , 对非常少量的抗原敏感、仅与特定抗原结合、通过克隆自然扩增、全身性、持久性等生物学特性 , 使得T细胞免疫反应能成为识别和追踪疾病暴露的理想目标 。
值得注意的是 , 尽管T细胞免疫保护仍然能给予我们信心 , 但世卫组织在1月11日的一份声明中提到 , 虽然奥密克戎变异株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传播 , 但预计SARS-CoV-2的变异将会持续 , 且奥密克戎不太可能成为最后的“关切变异株”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