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越卷,王健林越嗨( 三 )


2017年 , 奥迪计划与上汽成立合资公司 , 遭到了一汽奥迪经销商的联合抵制 , 导致奥迪当年一季度在华销量暴跌25% , 奥迪只能在合同上大幅让步 , 最后赔偿了一汽经销商近40亿欧元才达成和解<12> 。
对传统车企而言 , 发展电动车只能选择一种折中的模式 。
比如大众在中国推广纯电家族I.D系列时 , 就选择了一种介于直营和经销之间的代理模式 。 在这种模式下 , 产品价格策略由整车厂统一制定 , 经销商摇身一变成为代理商 , 只负责提供展示、邀约、试驾、交付与售后等环节 , 赚的不再是进销差价 , 而是佣金 。

电动车越卷,王健林越嗨

文章图片
图5/6
大众纯电家族I.D系列
代理制的本质是整车从经销商手中收回了定价权 。
对传统车企来说 , 代理制是一种看似多方共赢的方案 , 经销商省掉了库存 , 大大降低资金压力;整车厂确保了价格公开透明 , 避免了经销商之间的恶性竞争 , 同时也盘活了网络资源;消费者也不用挖空心思去讨价还价 。
上汽大众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俞经民曾表示:“在代理制营销模式下 , 由上汽大众开票 , 谁都动不了价格 , 终端没有议价的可能性 。 现在的4S店一半以上的精力、时间用在‘还能再便宜点吗’ , 是消耗战 , 没有任何意义<5> 。 ”
然而 , 这种看似完美的方案在现实中却遇到了不小的问题 。
原本大众最初只允许5级以上的经销商代理ID家族 , 7级才能开城市展厅 , 但在去年8月份之前 , ID家族在国内销量比较惨淡 , 每月累计销量不足1万辆 , 此后 , 大众将代理权下放到上千家经销商 , 销量才提升到万辆以上 , 相当于每家经销商每月能卖出的ID系列不足十台 。
此外 , 这种官方统一定价的模式也有所松动 。 去年10月 , 上海某大众经销商因为私自对ID家族产品降价2-3万元 , 引发老车主的强烈不满 , 最终被整车厂扣除了当月全部佣金并给予黄牌警告 。
然而 , 这种终端优惠现象并没有消失 , “爱卡汽车”最近走访发现 , ID家族在终端仍存在1-3万元的优惠<6> , 甚至有媒体爆出“一汽大众现在会把销售发票开给经销商 , 然后再由后者开给消费者” , 这也意味着曾经为纯电产品量身定制的直营代理模式已经严重扭曲 。
对传统整车厂而言 , 如何平衡经销商利益与消费者体验 , 定价策略与销量目标是一项不小的挑战 , 也是直营路上的必经之路 , 但是如果因为短期受挫就回归4S走量模式 , 或许并不明智 。
那么 , 又该怎么理解特斯拉的4S模式呢?
演进:特斯拉化整为零的4S模式
其实在直营这件事上 , 特斯拉无疑是最坚守初心的 。
在美国绝大部分州 , 车企是不允许直销的 , 但马斯克觉得电动车和传统经销商模式格格不入 , 所以选择一个州一个州打官司 , 不搞直营誓不罢休 , 在中国也是寸土不让 。
去年7月 , 拼多多推出特斯拉促销活动 , 价格比官网便宜两万块 , 然而特斯拉拒绝向团购车主交付Model3 , 并取消了他的订单 , 此后明确表示 , 要么在官网重新下单 , 要么起诉特斯拉 , 态度非常强硬 。
然而就是这样一家非直营不可的车企 , 去年却被爆出要回归4S模式 , 做法是一边减少一二线城市的直营商超体验店 , 一边和传统4S店投资人进行租赁谈判 , 建立“前店后厂”的模式 , 提供从试驾、成交到售后维修的一条龙服务 。
乍一听 , 这是特斯拉在开倒车 , 但实则不然 。
2008年 , 特斯拉革命性地将传统的4S模式一分为三 , 体验店负责接待和试驾 , 服务中心负责交付和售后 , 官网和APP负责下单成交 , 三者各司其职 , 彻底解决了价格不透明与经销商相互恶性竞争的问题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