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正在用实用主义关心世界?( 六 )


3
谁创造了这个人人向内的世界?
菜乙几:那现在整个世界的政治氛围也不一样了 。 现在不管是美国、欧洲 , 中国肯定也是 , 大家都会有一种“我们去向外好像也没有什么结果” , 然后就会越来越向内 。 就从2008年的金融危机开始 , 好像 跟随着经济形势的下跌 , 全球范围内的阶级固化 , 导致越来越多人 , 不管是哪个国家的人群 , 都会越来越向内 ,越来越害怕去联结 , 或者说对连接本身产生怀疑 。
李萱:我不敢说它的归因是2008年经济危机 , 但是的确观察到的现象是 , 各个国家都在向内 。 这个趋势还是挺明显的 。我在外国学校这个系统里面 , 我一直被教育的是一种非常天真的全球化国际主义 。 我觉得一定会越来越开放的 , 人和人之间一定会越来越联结的 。 而且这个是不可避免的 。 你是必须要学会这些能力 , 将来也是要做这些事情的 。但现在好像这不再是一个大家相信的东西了 。 大家都会讲经济上各个国家怎么搞内循环对吧 , 怎么样自给自足 。 每个国家的运行机制都好像是一个短视频平台 , 要留住自己的用户 。
菜乙几:我这几天刚刚看《精英的傲慢》这本书——虽然是去年才流行的 。 它的一个的大解释就是说 ,世界会变成这个样子 ,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没有解决阶级差异固化这件事情 。 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点 。 因为我们在讨论更开放性的一些世界观、更多好奇心的时候 , 其实对于很多人来说 , 这是一种奢侈品 。 他们可能需要有更多的时间去关心自己:我现在自己的事情都搞不好 , 特别是经济下行 。 然而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过得那么好?那这个时候他们就会决定向内 。
李萱:我记得当时在英国脱欧的时候 , 比较多的人就讨论过这个议题 。 比如说像在英国进行农作物种植的一些农民 , 很多讨论说他们在一个看似更加开放和流通的欧洲市场中 , 但其实很多个体的农民受到了怎样的经济损害 , 这样子催生了一大批其实在理念上未必有多么讨厌欧洲大陆的人 , 或者是对他们的文化不感兴趣 , 但是生活切切实实地受到了损害 , 所以用经济 , 用钱包去投票了 。 我觉得这个肯定是存在的 。
不过我我个人会觉得说这个经济的论点是不是有这么绝对?同样也值得去讨论 。如果你要说经济的话 , 那肯定是我们国家建国初期 , 那个时候更穷嘛 , 但是那个时候我觉得在一个比较强调所谓的社会主义或者是共产主义的这样的价值观的时候 , 其实反而会有更关注国际局势 。 那个时候强调亚非拉是一个共同体, 全世界国家按照人的经济地位、按照人的政治理念去进行分层 , 而不是按照所谓的地域国家去分层 。 其实那个时候有一种特殊的国际主义在那里 。 而那个时候的国际主义是超越了当下的经济利益的 。 经济确实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 不过也不是唯一决定的因素 。
菜乙几:我觉得这个还蛮有趣的 。 我们刚建国的时候 , 虽然整个经济形势不太好 , 但是我们的心态会更开放 , 或者说更有那种学习的心态 。我觉得另外一种解释就是 , 那个时候就正因为经济形势不太好——就只是来解释中国的这个现状吧—— 那个时候正因为经济形势不太好 , 才会有一种说“哦我要向别人学习 , 要去了解外面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 然后学以致用” , 有这样一个心态 。现在因为整个中国经济速度发展非常惊人 , 很多都市的生活水平也非常高 , 虽然大多数人过得还是非常拮据 , 尤其年轻人其实压力非常大 , 但是整个中国的经济势头是相对来说很好的 。 我们自认为已经成为一个强国了 。 那这个时候会有一种 , “我们也不必要去那么看向外 , 我们向内就好了 , 我们这样已经很好了” , 会有一种这种感觉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