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一周后股价接连暴跌,Rivian还是“特斯拉杀手”吗?( 二 )


截至10月底 , Rivian总共只交付了156辆汽车 。 尚未实现量产 , 营收能力也成了问题 。 根据Rivian提交的招股书 , 2021年前6个月 , 其净亏损为9.94亿美元 , 收入为零 。 2020年全年亏损10.2亿美元 。 Rivian预计到2023年底 , 其支出累积将达到80亿美元 。 早前 , Rivian也在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文件中称 , 公司最近才开始销售其首款全电动皮卡 , 并表示“预计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盈利” 。
从这些数据来看 , Rivian并不算出色 。 既然如此 , 亚马逊、福特等要用真金白银给它投下信任票?
“其实这并不难理解 , 像亚马逊这样的大型企业 , 并不希望新能源车市场上只有特斯拉一家独大 。 所以亚马逊和福特自然希望通过扶植和培养另一家企业来阻止特斯拉形成垄断地位 。 ”钱文颖向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说道 。
除此之外 , 在张翔看来 , 亚马逊和福特此举也算是各怀心思 。 “对于亚马逊来说 , 如今电商已经过了发展的高峰期 , 它需要找到下一个增长点来维持自身的市值 。 ”他向采访人员表示 , 其实福特也是同理 , 借助投资Rivian讲关于新能源汽车的故事 , 以此摆脱自己的困境 。
然而 , 高涨的股价并未持续太久 。 Rivian真的配得上“特斯拉杀手”名号吗?
距离特斯拉还有多远?
自走上舞台 , Rivian一直被视作对标特斯拉的电动车车企 , 尽管它远未到能量产的程度 。
这家定位电动皮卡的美国造车新势力 , 一开始讲的故事就足够动听 。 皆因在美国乘用车市场中 , 皮卡一直是颇受欢迎的车型 。 据美国统计机构GCBC的数据 , 皮卡在美国市占率持续稳定在20%左右 , SUV则逐渐稳定在50%左右 。 而在新能源车领域 , 电动皮卡还是一片空白 , 这无疑给了Rivian一个大展拳脚的机会 。
但钱文颖则认为 , Rivian未来的市场规模可能被高估了 , “由于皮卡在美国也只有20%的份额 , 并不大更别说在全球的其他市场 , 因此Rivian未来的市场规模可能有限 。 ”
不过 , 对于大部分的投资者来说 , Rivian值得被投下一票的原因还是在于它独有的技术 。 Rivian还有一个相对特殊的核心武器——滑板式底盘平台 。 创始人R.J 曾称之为“Rivian 旗下所有电动汽车的核心” 。
据了解 , Rivian创新研发的“滑板”纯电驱动平台 , 动力系统采用四电机布局 , 这使得每个车轮都拥有独立的动力驱动系统 。 Rivian官方曾经宣称 , Rivian R1 T每个车轮都由独立的200马力(147千瓦)电机驱动 , 其综合最大功率为800马力 , 峰值扭矩更是达到了14000牛·米 。 这意味着驾驶者可以实现对每个车轮的独立控制 , 使它能够像坦克一样实现原地转圈 。
对此 , 钱文颖向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指出 , Rivian所提出的“滑板式底盘”平台的故事确实动听 , 但要想真正落地并不容易 , “它所提出的构想 , 并非是一家车企就能做成的 。 我认为Rivian需要成立一个生态 , 引进更多不同的车企加入进来 , 才能实现标准化和生态化 。 ”她进一步向采访人员指出 , Rivian的高估值来自于投资者对它模式的看好 , 而后续的股价开始跌落 , 更多是因为Rivian所做出的产品与外界的高期待不相符 。
钱文颖还指出 , 若Rivian做的只是一个产品 , 将很难跟其他的新能源车产品拉开距离 。 她向采访人员表示 , 这是因为新能源车之间的技术差异其实并不大 。
“对于造车技术 , 各家造车新势力公司往往天马行空 。 但是当技术真正落地之后 。 很多东西跟当时想的是不一样的 。 ”资深汽车媒体人郑谊向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表示 , 由于目前Rivian产出量太少 , 以至于现在还看不出Rivian与特斯拉的技术差距 , 具体还是要等到产品上市之后 , 把产品进行综合的对比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