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甲问:“那件事有消息了吗?”
乙答:“查(杳)无音讯!”
再如,这个说“此人真是刮(恬)不知尸(耻)”,那个讲:“看来他心不在马(焉) 。”
言变之间,彼此心领神会,说毕莞尔一笑 。
(三)相反相成,启发诱导
一位教师给学生讲“灾梨祸枣”一词 。首先用望文生义的方法曲解示错:“看来梨、枣都有毒,吃了会生灾招祸 。”稍有生活常识的学生都会感到此话不合情理,但一时也说不清楚确切的含义 。到了学生急欲求知的时刻,教师再揭开迷底:“这个成语说的是滥刻无用之书,使用来做雕板的梨树、枣树都跟着遭殃 。”如此一来,学生豁然开朗 。
(四)抛砖引玉,打破僵局
示错做为一种交际手段,有时还可以成为随机应变,化被动为主动的工具 。钱学森有次参加一个学术会议,大家凝神屏气,听他独自讲话 。讲着讲着,钱老连简单的常识性问题都说错了 。座中一个胆子大点儿的人说:“您讲错了吧?”这时钱老笑着说:“看来,我也不是什么都对嘛 。好,现在总算有人发言了!”会议气氛立刻活跃起来 。
◎ 让你的语言富有哲理
日常交谈中,人们爱听那些富有哲理的话语,因为它给人凝练、深远的寓意,令人回味,发人深省 。而一个人的话题是否含有哲理,也标志着说话者的思想成熟程度 。
哲理性语言有许多类型 。
(一)警策型
话一出口使人一惊,却惊而无险,出人意料,却在情理之中,是这类哲理性语言的特点 。例如:“有人可能一百岁时走向坟墓,但他生下来就已经死亡 。”(卢梭)语中“活了一百岁”与“生下来就已经死亡”是一个大矛盾,然而矛盾的背后却潜藏着深刻的思想 。
(二)若愚型
这一类型的语言往往说出最平常的事,然而这些事情一经提示,变成了很耐人寻味的东西 。
例如,爱默生说:“站在山的旁边,就看不到山 。”
歌德说:“光线充足的地方,影子也特别黑 。”等等 。
他们说的都是极普通的事实,然而一经他们提示,这些事实就起了奇妙的变化,使人从中领悟到很多东西 。
(三)忠告型
这类哲理性语言,常使人在善意中感到亲切,在亲切中领悟道理 。
例如:“如果你考虑两遍再说,那你一定说得比原来好一倍 。”
“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个码头,那么任何风都不会是顺风 。”
“从伟大到可笑,只有一步远 。”等等 。
(四)总结型
这类语言明显的特征是归纳经验 。
例如:“长久迟疑不决的人,常常找不到最好的答案 。”
“财富往往像海水,你喝得越多,就越感到渴 。”等等 。
辩论中运用哲理性语言,可以起到精辟、深邃和简练的效果,使自己的言词更有力量 。
清代林则徐清正廉洁,生平不置家产 。有人劝他要积些钱财,使子孙将来的生活有所依仗 。林则徐说:“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这里,林则徐仅用了二十个字,以哲理性箴言的形式代替了冗繁的语言 。
◎ 引用典故要恰当
论辩中巧妙地引用典故,可以达到叙事论理引人入胜,妙趣横生的效果 。
“典”可以是古今中外之典故,包括成语、俗语、名言、格言等等 。
1981年8月4日的《光明日报》上刊登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天,一位二十岁出头、蓄着胡须的小伙子走进江阴县法律顾问处 。
“你需要什么帮助?”金律师问 。
“我留这个胡须违法吗?”小伙子略带火气地问 。
小伙子是某厂青工,他报考电视大学的准考证被车间领导扣留了,要他把胡须剃掉再给他 。小伙子坚持不剃,双方僵持着 。
- 柠檬山楂荷叶茶的功效与作用
- 定金与订金的纠纷案例 定金合同是什么
- 钻石有荧光好还是无荧光好
- 树葡萄树管理和养护 葡萄树的种植与管理
- 茶叶的发源,历史 茶叶的起源与历史
- 朱砂的功效与作用禁忌砂 朱砂的作用及禁忌
- 金骏眉和大红袍有什么区别 大红袍与金俊眉的区别
- 石斛的功效与作用适合哪些人
- 怎么鉴别和田玉的真假与好坏 怎么鉴别和田玉
- 柴犬的优点与缺点 日本柴犬的优缺点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