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滩OLED新技术路线 TCL科技如何穿越行业周期?( 二 )


而京东方在投资者互动易中就公司第三季度的业绩走势回应 , 半导体显示经历了较长的高景气周期后 , 目前结构性出现了一些波动 , 主要体现在TV领域 。
华西证券研报指出 , 从资本市场看 , 由于担心面板价格见顶回落 , 目前面板龙头股价基本回到年初 , 股价已提前充分反映面板价格下跌至去年底水平的预期 。
值得注意的是 , 无论是TCL科技还是京东方均提到周期弱化的趋势 。 面板企业如何看待目前的周期性波动?如何预判接下来的面板行情走势?
TCL科技方面在接受采访人员采访时回应 , “目前我们已经看到包括国内外由于成本和价格的传导 , 已经给下游的消费市场带来需求增长的趋势 。 我们认为随着区域的增长 , 行业周期波动幅度可能会收窄 , 进入到平台期 , 不远的将来 ,面板市场行情可能会重新往上走 。 目前来看 , 短期之内进入平台期 , 进一步下降的空间非常有限 。 明年第二季度整个面板行业会呈现上升的趋势 。 ”
另据此前TCL科技方面相关人士提供的资料显示 , TCL科技应对周期性影响提出具体策略 , “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认为 , 在半导体显示领域 , 供求关系想要长期平衡是不大可能的 , 行业内企业的发展均受到周期性波动的影响 , 而这个波动对于TCL华星的影响相对同行要小 , 背后主要因为TCL华星通过产能有序增长 , 优化产线布局、产品结构及客户组合来降低周期性影响 。 ”
抢滩大尺寸新技术路线
【抢滩OLED新技术路线 TCL科技如何穿越行业周期?】实际上 , 在业界看来 , 半导体显示产业的上半场主要是围绕LCD之争 , 在下半场 , 则是以OLED为代表的新一代显示技术之争 。
大尺寸OLED面板的制造主要有印刷OLED(喷墨打印OLED)、WOLED(白光有机发光二极管)与量子点OLED三个技术路线 。 其中 , 下一代印刷显示被认为是未来面板企业竞争的一个制高点 。
在业内看来 , 显示技术之争 , 不单单是产品之争 , 也是一个技术生态与另一个技术生态的竞争 。 由此 , 必须围绕核心产品和技术 , 发展包括材料、功能模组等的战略合作伙伴 。
采访人员了解到 , 早在2014年 , TCL华星便开始印刷OLED方面的技术研发 。
据TCL科技财报显示 , 公司旗下广东聚华的“国家印刷及柔性显示创新中心”是我国显示领域唯一一家国家级创新中心 , 已建成全球领先的G4.5印刷显示公共研发平台 , 整合了从材料、工艺、制程到应用验证的各环节产业链资源 。
2020年 , TCL华星以300 亿日元战略入股JOLED , 通过联合研发、专利合作等 , 从材料、设备、工艺、产品等全环节进一步加速推动印刷OLED实现工业化量产 , 完善公司在印刷显示产业链关键环节的生态建设 。
11月16日 , TCL华星在2021 TCL华星全球显示生态大会(DTC 2021)上推出了全球首款65英寸的8K喷墨打印OLED(IJP OLED)屏幕 。
公开资料显示 , TCL科技CTO、TCL华星CTO闫晓林介绍 , 大尺寸OLED目前有三条技术线路 , 印刷OLED(喷墨打印OLED)能覆盖白光OLED、QD-OLED的技术规格 , 成本更优 。
只不过 , 相对于液晶面板的体量 , 目前新显示技术的产品还需进一步产业化 。 而从行业来看 , 与之匹敌的京东方也在印刷显示领域早有布局 。 京东方曾在近期回应投资者称 , 很早就开始了印刷显示的研发工作 , 并在合肥建立了专门应用印刷OLED技术的先导线 , 进行技术、工艺、量产效率、成本对比评估 , 未来会根据技术的成熟度和客户的需求评估量产计划 。
由此外界关注 , 未来以TCL华星或者深耕多年的京东方等为代表企业是否能抓住此次弯道超车的机会赶超日韩 , 尽快实现印刷显示技术的大规模商用?TCL华星有怎样的技术路线布局 , 将会形成怎样的差异化竞争?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