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滩OLED新技术路线 TCL科技如何穿越行业周期?

本报采访人员 伍月明 广州报道
为了避免困在面板周期里 ,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TCL华星”)并未停止脚步 , 在下半场赛道上布局未来的显示技术 。
11月16日 , TCL华星在2021 TCL华星全球显示生态大会(DTC 2021)上推出了全球首款65英寸的8K喷墨打印OLED(IJP OLED)屏幕 。
资料显示 , 大尺寸OLED面板的制造主要有印刷OLED(喷墨打印OLED)、WOLED(白光有机发光二极管)与量子点OLED三个技术路线 。 而喷墨打印屏幕所采用的则是印刷OLED技术路线 。
在业内看来 , 半导体显示产业的上半场主要是围绕LCD之争 , 而在下半场 , 则是以OLED为代表的新一代显示技术之争 。 而下一代印刷显示被认为是未来面板企业竞争的一个制高点 。
需要注意的是 , 受到周期性影响 , 液晶面板(LCD)价格结束一年多的一路高涨 , 于今年三季度开始回调 。 尽管企业在不断优化产线布局 , 但仍难以阻挡众多股民对于“周期股”的担忧 。 有投资者直指 , “要想股价不跌 , 面板价格企稳是关键 。 ”
目前 , 下一代显示技术的规模尚未追赶至液晶面板 , 公司如何抵御面板行业下行周期的压力稳定业绩 , 依然是摆在面前的问题 。
11月17日 , 在接受《中国经营报》采访人员采访时 , 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TCL科技” , 000100.SZ)方面回应 , “目前我们看到国内外由于成本和价格的传导 , 已经给下游的消费市场带来需求增长的趋势 。 我们认为随着区域的增长 , 行业周期波动幅度可能会收窄 。 ”
多举措降低周期性影响
据东北证券分析 , 面板的周期性受两种力量主导:一是资本开支周期 , 二是库存周期 。 面板行业的资本开支周期基本为2-3年 , 这实际上是由面板厂的建设与产能爬坡时间共同决定 。
在《万物生生》一书中 , 李东生曾提到 , 面板是长周期行业 , 战略管理极为重要 。 TCL华星的半导体显示项目 , 从立项到投产至少三年 , 每个项目投资都在200亿元以上 。 企业需要看清楚三年后产业的情况 , 对产业波动周期准确判断 , 做好长期的资金规划 。
当时 , 李东生对此项目的风险预估 , “如果不做这个项目 , 风险我们承受不起 , 但是如果华星项目做下来了 , 我们企业就上了一个台阶 , TCL集团就实现转型升级 , 从终端产品制造转型到高科技、重资产、长周期的核心基础技术产业 , 而且还是中国经济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赛道 。 ”
要注意的是 , TCL华星处于起起伏伏、有明显周期性的行业中 , 直到目前 , 公司仍在“解题”周期性所带来的业绩波动 。
群智咨询报告显示 , 8-9月全球LCD TV面板价格呈现大幅下跌 , 主流尺寸价格维持约10美元以上的较大跌幅 。 大尺寸方面 , 市场全面下行影响大尺寸需求同步回落 , 供需趋于宽松 , 8月价格下降12美元 , 9月预计维持12美元的降幅 。 11月面板整体价格处于下行通道 , 小尺寸价格回落至较低水平 , 降幅进一步收窄 , 大尺寸价格降幅亦有收窄趋势 。
上述周期性因素也影响至TCL科技以及京东方两大面板巨头 。
从TCL科技第三季度的业绩表现来看 , 实现营业收入为466.30亿元 ,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3.18亿元 。 对比第二季度的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8亿元来看 , 其净利润几乎腰斩 。
从具体产品构成来看 , 前三季度 , 大尺寸项目实现营业收入为441.4亿元 , 净利润为109.7亿元 。 8月大尺寸产品价格出现拐点 , TV 显示屏价格快速下降 , 其他产品价格亦呈回调趋势 。
中小尺寸业务受此影响更为严峻 。 前三季度 , 中小尺寸项目实现营业收入为169.7亿元 , 净利润为-7.8亿元 。 其中 , t4 柔性 OLED 产线受前期研发投入及产能爬坡期固定开支影响 , 亏损环比加大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