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才与社交礼仪的重要性 社交礼仪与口才心得体会( 九 )


在交谈过程中,双方的心理活动是呈渐变状态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和人交谈中应兼顾对方的心理活动,使谈话内容和听者的心境变化相适应并同步进行,这样才能让交谈意图达到明朗化,引起共鸣 。
(三)区别对待
应清楚对方的身份和性格 。性格外向的人易于“喜形于色”,和他可以侃侃而谈;性格内向的人多半“沉默寡言”,对他则应注意委言婉语循循善诱 。不设身处地替别人想想,只一味地夸夸其谈,其结果必然是失掉了一批又一批的交谈对象 。因此,在交谈中区别对待交际对手,是人际交往取胜的关键 。

口才与社交礼仪的重要性 社交礼仪与口才心得体会

文章插图

10:投其所好的妙处
某文艺编辑曾讲过一个故事 。他邀一位名作家写稿 。该作家非常难合作,各报社的编辑都对他大伤脑筋 。因此,这个编辑在见面前也相当紧张 。果不出所料,一见面他们就谈不拢 。作家一味说:“是吗……”“也许是吧?”“这我还真不清楚 。”如此这样谈话,使得这位编辑很是头痛 。于是他换了个话题,和作家闲聊起来 。他把几天前在一本杂志上看到的有关该作家作品近况的报道搬出来,说:“您的大作最近要翻译成英文,在美国出版了?”作家见对方如此关心自己,就很感兴趣地听下去 。编辑又说:“您的写作风格能否用英文表现出来?”作家说:“就是这点令我担心……”他们就在这种融洽的气氛中继续谈了下去 。本来已不抱希望的编辑,此时又恢复了自信,最终获得了作家的应允,答应写稿 。
没有人会喜欢一个谈话时只讲他自己,而不关心对方的人 。人们只愿意和那些与自己有共同话题的人交往 。
耶鲁大学文学教授威廉莱亚·惠勒普斯,在《人性》这篇论文中这样叙述:“我在六岁那年,有一个星期六去斯托拉多姨妈家度周末 。记得傍晚时分,来了一个中年男子 。他先和姨妈嘻嘻哈哈谈了好一会儿,然后便走到我面前和我说话 。当时我正迷上小船,整天抱着小船爱不释手地玩 。以为他只是随便和我聊几句,没想到他对我说的全是有关小船的事 。等他走了以后,我还念念不忘,对姨妈说:‘那位先生真了不起,他懂得许多关于小船的事,很少有人会那么喜欢小船 。’姨妈笑着告诉我,那位客人是纽约的一位律师,他对小船根本没有研究 。我不解地问:‘为什么他说的话都和小船有关呢?’‘那是因为他是一位有礼貌的绅士 。他想和你做朋友,知道你喜欢小船,所以专门挑你喜欢的话题和你说 。’姨妈笑着告诉我其中的道理 。”
还有个例子:周末,许多青年男女伫立街头 。他们中间有不少人是等待情侣相会的 。这时有两个擦鞋童,正高声叫喊着以招徕顾客 。其中一个说:“请坐,我为您擦擦皮鞋吧,又光又亮 。”另一个却说:“约会前,请先擦一下皮鞋吧?”结果,前一个擦鞋童摊前的顾客寥寥无几,而后一个擦鞋童的喊声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个个青年男女都纷纷要他擦鞋 。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第一个擦鞋童的话,尽管礼貌、热情,并且附带着质量上的保证,但这与此刻青年男女们的心理差距甚远 。因为,在黄昏时刻破费钱财去“买”个“又光又亮”,显然没有多少必要 。人们从这儿听出的印象是“为擦鞋而擦鞋”的意思 。而第二个擦鞋童的话就与此刻青年男女们的心理非常吻合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在这充满温情的时刻,谁不愿意以清清爽爽、大大方方的形象出现在自己心爱的人面前?一句“约会前,请先擦一下皮鞋吧!”真是说到了青年男女的心坎上 。可见,这位聪明的擦鞋童,正是传送着“为约会而擦鞋”的温情爱意 。一句“为约会而擦鞋”一下子抓住了顾客的心,因而大获成功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