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风水顾问 王墨禅楼盘风水顾问( 九 )


中国画发展到魏晋南北朝时代,其总体趋势是逐步实现了丹青绘画在技巧、创作理念、精神指归等方面的全面成熟 。表面来看,这似乎与后来水墨画的关联性并不那么直接,而且此时也的确见不到水墨画将要诞生的迹象 。不过水墨画的一些前奏性准备条件,已显露出端倪,比如丹青绘画确立的毛笔用线造型的完成,彻底切断了中国画走向制作性绘画的可能,如漆画凸显了中国画用线的书写性,使之与书法结合得异常紧密,而来自书法的力量有可能更加强烈地影响到绘画 。观诸魏晋南北朝的绘画创作,即使是顾恺之的作品,也没有穷尽此方面的空间,这等于给后世留下了继续挖掘的可能;以色或墨晕染方法的诞生,虽与水墨画的直接关联性很小,但是与书法关联性这一先决条件的存在和固化,也潜藏着水墨笔线、水墨晕染等纯水墨行为都有随时发生出现的可能 。至于中国画创作理念和精神指归方面的塑造,毫无疑问,魏晋时期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一大高峰 。像谢赫、顾恺之等人的画论,对于后世中国画的创作具有纲领宗旨性的指导意义,及于今日,其仍然拥有非常旺盛的生命力 。

个人风水顾问 王墨禅楼盘风水顾问

文章插图
九、水墨的萌生与演化
由强调色彩向注重笔线造型的过渡,与唐代绘画的历史贡献与唐代书法的繁荣关系甚大 。唐代的大画家如薛稷、阎立本、吴道子等人都有书法训练的经历,薛稷更是褚遂良之后的书法大家,此一情况与魏晋时期几乎没有什么区别,或者可以说经过唐人的努力之后,书法之于中国画的背景性作用,及其内在技巧与神理的相通性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固化,并无可改变地成为了中国画特有的一种传统 。隋、初唐的绘画主要为宫廷绘画,且多以工笔重彩为主,延续着前代的传统 。这个时期强化了中国画的独立分科,除了青绿山水和花鸟画涌现了个别名家之外,基本没有太多的突破 。
初唐绘画对后来的水墨肇兴,最直接作用的是在人物画勾勒笔法方面的推进 。初唐的阎立本以铁线描勾勒物体;尉迟乙僧则将这种描法运用得更为娴熟,《历代名画记》所谓“小则用笔紧劲如屈铁盘丝,大则洒落有气概” 。说的就是初唐人在中锋铁线描方面的造诣,是对早期中国画线条应用的持续,却使中国画中锋勾线的传统历史在初唐时代达到了顶峰 。
盛唐时代,由于寺观壁画的兴盛,画家们经常要创作尺幅较大的作品,原有中锋勾线的做法已经不能支撑大画面的表现要求,于是解散中锋用笔,代之与书法关系更为紧密的中侧锋的随机应用广泛开了,以多变的用笔和线条来表现大的画面,就成为了一种时代性的动力,而完成中国画史这一革命性转折的人物是吴道子 。
苏轼有言:“智者创物,能者述焉,非一人之所能也 。君子之于学,工之于艺,自三代历汉至唐,而备矣 。故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道子,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 。”【24】张彦远谓吴道子行笔以画:“笔才一二,像已应焉 。离披点画,时见缺落,此虽笔不周而意周也 。”元汤垕《画鉴》谓:“(吴道子)早年行笔美细,中年行笔,磊落挥霍,如莼菜条 。”【25】这种行笔的方法进一步打碎了中锋,使笔法得以敞开表现,更适宜于性情化地自由书写,展示笔法的丰富的多姿多彩的效果,由之而出的线条一变魏晋以来的匀净细圆如丝,应用于人物或山水树石之上,更富于顿挫的情致,力量感胜于前代所有的线条表现 。从画史记载来看,这种新的描法并不是一味中锋用笔,而是根据物象表现的需要,使线条呈现出显著的时圆时扁时而奔放纷披的变化 。如此笔锋的变化就完全适应地以线条为造型的绘画需要,绘画之用线就不仅仅局限于勾勒外轮廓的作用,它本身对于面的造型能力也充分体现出来了,此法使各种点、线、面浑化为一,线条的细粗,面的有形和无形,依靠各种的笔法、线条足以胜任描绘各种物象的使命 。是吴道子所开辟的新绘画路径,扭启了中国画由丹青向水墨过渡时最关键的转折性的阀门,为中国水墨画的发生备足了完善的条件 。因此我认为画史之所以将吴道子推崇到画圣的高度,应是与此的关联性最为紧密 。即在完善此前绘画技法的前提下,由技入道地使之畅神达意,在与道相通的层面上,吴道子是一个收上下千年中国绘事之官的,以“技进乎道”的人物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