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 , 从年量产50万至100万 , 盈利能力发生了质的改变 。 也难怪特斯拉在财报中提到 , “电动汽车的可行性和盈利能力都不应再受质疑” 。
那么 , 特斯拉的销量增长引擎为什么突然加速?
销量大增的一部分原因则来自于特斯拉在中国及欧洲地区的热销 。
至2021年第三季度时 , 北美地区虽然仍是特斯拉的第一大市场 , 但销量占比已低至50%以下 , 中国地区和其他地区的销量增长迅速 。 至第四季度 , 中国与欧洲市场已经成为仅次于北美的两大市场 。 2021年 , 特斯拉在中国地区销量为32.07万辆 , 同比增177.3% 。
根据eu-evs发布的数据 , 2021年特斯拉在挪威、德国、英国、法国等11个欧洲国家的电动车总销量为11.57万辆 , 仅次于大众 , 为按销量计的第二大电动车品牌 , 在单一车型的销量排名中 , 特斯拉Model 3以9.53万辆位居榜首 。
此外 , 特斯拉的毛利率也因销量提升带来的规模化影响 , 逐步上升 。 2019-2021年 , 特斯拉的综合毛利率分别为16.6%、21.0%、25.3% 。 2021年第四季度的综合毛利率为27.4% , 汽车业务的毛利率为30.6% , 均创新高 。
相对于其他新能源车企来说 , 特斯拉的毛利率仍处于领先水平 , 如:2021年第三季度 , 理想汽车毛利率为23.3% , 蔚来汽车为20.3% , 小鹏汽车为14.4% 。
而这一切源于特斯拉为自己打造了一个强大的“弹药补给后备库” 。
众所周知 , 特斯拉在三个地方建立了超级工厂基地 。 其中 , 上海超级工厂是承担“出口”重任的关键 , 也是特斯拉践行本地化战略的试验田 。

文章图片
图5/5
上海超级工厂主要生产的正是Model 3和Model Y , 由于本地化采购和制造降低了材料、制造、入境运费和关税成本 , 随着上海工厂产量提升 , Model 3和Model Y的单位成本下降 , 根据最新的数据 , 当前特斯拉已经将单车成本降至3.6万美元左右 。
加州工厂虽然是目前北美最大的汽车生产基地 , 但财报中披露的总产能仍是60万 , 目前没有全力运转 。 上海工厂依然以大于45万的产能占据了特斯拉近一半的产能 。 随着特斯拉柏林和德州工厂陆续投产 , 单车成本还有再次下降的可能 , 届时利润空间或许还将进一步释放 。
特斯拉你学不会?
正式迈过量产的“坎” , 特斯拉继续在智能化和供应链上下功夫 。
特斯拉正在尝试通过加码软件、AI等技术提高自动驾驶能力 , 并逐步扩大自研产业链环节 , 来提高产品竞争力 。
特斯拉提出 , 2022年 , 提高全自动驾驶能力是提高量产之外最主要的工作 , 最快可能将在2022年实现自动驾驶L4水平 。 根据财报 , 特斯拉的FSD(自动驾驶套件)已经在美积累了近6万名用户 , 就在财报披露前不久 , 马斯克表示将继续提高FSD的收费 。
随着新能源渗透率在全球范围内上升 , 核心竞争力从电气化转向智能化 。 汽车的智能化已经成为车企的主要竞争方向 , 而自动驾驶是市场上对智能化水平最为关注的一个焦点 。
另外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 , 缺芯缺零部件一直是全球车企共同面临的难题 , 特斯拉能够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取得销量几乎翻倍的增长 , 也凸显了供应链管理能力 。
但在电话会议上 , 特斯拉还是对产能的进一步增长感到担忧 , 因此在不断深度优化供应链 。
2018年 , 松下电池的短缺加剧了特斯拉的生产困境 , 使其业务扩展一度受到阻碍 。 后续 , 特斯拉就宣布宁德时代为其电池供应商 。 几天前 , 宁德时代就透露 , 上海电池模组基地 , 距离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仅3公里 , 已开始生产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