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练习》成甲解读精进之道( 九 )

最后 ,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必须跳出“舒适区”进行训练 。 想象一下 , 一个业余的钢琴师 , 他十几岁就开始学琴 , 到他30年之后还在用同样的方式弹琴 , 哪怕他已经完成了1万小时的天才训练 , 他也不会成为天才 , 为什么?因为他没有走出自己的舒适区 。 有效的练习 , 是有目的地突破舒适区的训练 , 只有这样才能快速的进步 。 那是不是我们进行有目的的训练就会成为天才呢?作者说 , 不行 。 尽管有目的的训练很有效 , 但是它远远不够养成一个天才级水平的能力 。 要达到天才级的水平 , 需要有更高效的方法 , 那就是“刻意练习” 。

第三部分

刻意练习也是有目的练习当中的一种 , 是人类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有效的提升和训练技能的方法 , 那什么是刻意练习?在讨论刻意练习之前 , 我们先要问自己一个问题 , 我们的努力和勤奋究竟训练的是什么?训练的是速度?音乐感?还是技术?No , 作者说真正训练的核心是我们的“心理表征” 。 什么是心理表征?这是认知心理学上的一个名词 , 就是说在思考事物时对应的心理结构 。 听起来比较抽象 , 我们举个例子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