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调整见效很快 , 12月9日 , 雷军也不得不感慨“小米把电饭煲卖回日本了” 。
11月29日 , 小米终于在一番组织架构与各职能部门人事安排妥当后 , 开始调整高层人事彻底完成新老交接 , 此即截止目前为止最后一次调整 。
林斌不仅担任集团副董事长 , 并继续兼任手机部总裁 。
自去年开始 , 无论手机业务出现何种问题、人事与机构如何变动 , 林斌依旧岿然不动 , 此番提升到集团副董事长的位置或许还有别的考量 。 例如阿里陆兆禧调任副主席后 , 不到一年就光荣退休 。
林斌升任让集团总裁空缺 , 原集团高级副总裁王翔替补并主要负责集团智能平台 。
同样处在纷繁之年 , 王翔此前一直负责国际业务部 , 今年以来小米先后打入西欧以及日本市场 , 这次提升彰显“组织”对王翔的肯定 。
此外 , 周受资接替王翔国际部总裁之职 , 在找到新CFO之前继续兼任 , 这次调整后最累的人恐怕非他莫属 。 值得注意的是 , 国际部走出一个集团总裁 , 又迎来一位高级副总裁兼CFO , 此部在小米的地位不言而喻 。
在11·29调整中 , 获得更多关注的是黎万强因个人原因离职 , 而“中关村大姐大”祁燕也因个人要求正式退休 , 二人双双改任高级顾问 。
黎万强的离职早在意料之中 , 2017年的11·24改革中调任品牌战略官 , 两年之后终于去职 , 与周光平、黄江吉类似:从一线退居二线 , 经过两年光景平稳去职 。
不过离开小米不意味着与雷军无关 , 黎万强还可以作为顺为资本合伙人 , 在资本市场驰骋 。
祁燕对于雷军有别样意义 , 今年七十周年大庆上让雷军登上花车是这位大姐大身后资源与人脉的最好见证 。
雷军从2015年兼任具体事务之后 , 终于完全从中脱离出来 , 毕竟岁月不饶人 , 或许在今年剩下的日子里会做更多反思与总结 。
两年间频繁调整组织与人事架构 , 以前打天下的兄弟们陆续离开 , 企业也逐渐完成新老交替 , 雷军是该高兴还是神伤?
个中滋味不得而知 。

文章插图
结语
11月29日 , 小米持续两年的组织架构调整尘埃落定 。
“在相对平等的氛围里面 , 每一个业务单元都具备非常强的主动性” 。 今年获得复旦企业管理杰出贡献奖后 , 雷军总结自己管理经验时说 , “小米集团副总裁以上的管理者只有十三四个人” 。
笔者整理了小米两年间部分组织架构资料 , 相互对比能够直观感受前后差异 。

文章插图
质量委员会、中国区、集团技术委员会、国际业务部、手机部、生态链等六大部门变动最为频繁 , 率先完成层级化 , 个别部门还出现三级线性权力结构 。
而这些部门又几乎无一例外是集团高级副总裁以上管理者充任负责人 。
不过并不意味着小米将在组织结构上向华为、阿里一般走向层级分明的垂直与科层化 。 小米所有平行部门依旧维持扁平化结构 , 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四类:研发技术类、企业内部管理类、产品类以及决策类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