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触控部由那位说“心里边儿都是一团火”的刘安昱负责 , 去年小米发布了一部由金马奖纪录片导演周浩监制的《一团火》 , 很多小米员工纷纷上镜 , 刘安昱明显是主角 。

文章插图
过了演员瘾终归还是技术人员 , 专利是他们最大的资本 。 无线通讯终端供电方法、调整显示效果方法、调节背光灯亮度的方法等相关技术专利都是刘安昱的资本 。
手机核心部件部并入硬件研发部 , 吴锋辉和王宗强向张雷汇报 , 在关系上彻底捋顺硬件开发问题 。 又成立独立的音频核心器件团队 , 由向迪昀向张雷汇报 。
八天之后的2·26调整目的有二:将人工智能与云平台二拆三 , 单独分出大数据部 , 完成“ABC”的业务线;加强海外互联网业务 。
这次调整涌现了更多新面孔 , 共计14名总经理或副总经理 。
改造首先从高层开始 , 原小米科技首席架构师崔宝秋擢升集团副总裁 , 并担任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 , 直接向CEO汇报 。
其次 , 由叶航军为人工智能部总经理 , 负责人工智能领域及小爱产品 。 新成立的大数据部由季旭任总经理 , 负责大数据、搜索与推荐 。 云平台部由冯宏华为总经理 , 负责云技术、小米云、运维、安全与隐私 。
叶航军则出身谷歌系 , 也在腾讯有过工作经历 , 季旭有20年移动平台与移动互联经验曾任新浪副总裁 。 有意思的是 , 叶航军的博士与冯宏华的硕士都是在清华大学拿到的 。
海外业务方面 , 在原有互联网四部之外 , 增设互联网五部 , 由马骥任总经理 , 直接向CEO汇报 。 该部主要负责海外基础应用的本地化、浏览器、信息流业务以及海外互联网商业化 。
马骥曾在两年前的戛纳私享会上用“三化一投资”总结MIUI的国际业务 。 三化之中最重要的是本地化 , 而投资方面则是依仗小米自己的投资部与顺为资本 , 为海外伙伴提供资本与流量导入 。
众所周知 , 小米各业务中互联网增值服务是毛利率最高的 , 为加强商业化还专门成立互联网商业部 , 由白鹏出任总经理 , 直接向CEO汇报 。

文章插图
AIoT成型与双轮驱动
AIoT是小米“手机+AIoT”战略下的另一条腿 , 但AIoT其实是两部分:AI与IoT ,
“3·7调整”的核心目的是在集团技术委员会下新增一个AIoT战略委员会 , 负责其相关业务和技术部门的协同 。
AIoT战略委员会主席由IoT总经理范典出任 , 人工智能部总经理叶航军为副主席 , 他是小米成立最初的13名员工之一 。 在去年上市前一天由雷军所发的内部信中 , 他对9名创始团队成员挨个儿点名感谢 , 第一个就是范典 。
AIoT战略委员会委员阵容十分庞大 , 集合了生态链部、互联网一三部、智能硬件部、电视部、笔记本电脑部、电商部、销售运营二部、移动部门各负责人 。
从人员所属部门来看 , 崔宝秋可以直接参与决策 , 相关技术人员与其他职能部门可以紧密协调 , 打通各部行政阻隔 。
范典在今年8月15日的凤凰网科技峰会上说“AI更多是给整个IoT带来了更好交互方式以及智能” , 此话虽然是说产品 , 但用在组织架构上也并无不可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