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今后打算 , 82岁的中科院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赵淳生说:“国家培养了我 , 如今上年纪了 , 要抓紧时间 , 尽量多做点事 。 ”
像赵淳生一样 , 科技工作者朴素深挚的情感 , 是支撑他们前进的力量 。
志在报效祖国
赵淳生是我国超声电机领域的奠基者 。 上世纪90年代 , 他放弃海外科研机构的优厚待遇 , 回到祖国 。
“我出去学习 , 就是要学到本事 , 服务祖国 。 ”赵淳生说 。 当时 , 超声电机在国内是全新课题 , 没有启动经费 , 他向系里借了1.5万元 , 靠着简易的设备 , 带着几名学生 , 一头扎进实验室 , 不分昼夜地进行科研 。
1995年12月17日 , 赵淳生团队研制出我国首台能实际运行的超声电机 。 之后 , 他又带领团队相继研发了60多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声电机及其驱动器 , 在嫦娥三号、嫦娥四号上派上了用场 。
1983年 , 后来成为两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的李德仁到德国进修 , 在斯图加特大学攻读博士 。 他经常第一个来到实验室 , 直到深夜才离开 。
李德仁首创了误差可区分性理论 , 解决了一个测量学上长久未解决的难题 , 并提出了“选权迭代法” 。 他用一项项创新成果 , 引领我国测绘学科发展 , 逐渐成长为国内外著名的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 。
成果惠及民生
马玙从事结核病防治工作已经66年了 。 这位北京胸科医院结核科主任医师 , 头发全白 , 听力有所减退 , 但依然精神矍铄 。 每周四上午 , 她准时出现在结核科诊室 。
“最有效的处方是对病人发自内心的负责和关爱 。 ”马玙说 。 碰到一时拿不出医药费的患者 , 她就会自己垫上 。 听诊前 , 她用手先把听诊器焐热 。
马玙闲不下来 , 几乎每天都要查阅国内外文献、了解前沿科研信息 。 有人问她:“快90岁了 , 为什么不好好享受生活?”她说:“医无止境 , 只有不断学习 , 才能更好地服务患者” 。
2020年6月 , 北京市新发地市场发生新冠肺炎疫情 , 尽快查明源头对控制疫情尤为关键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深入一线 , 面对面询问发病日期最早的8名病例 。 时值夏天 , 他穿着防护服工作 , 浑身是汗 。
在调查资料的基础上 , 结合流行病学分布特征 , 吴尊友判断:疫情很可能是由污染的进口海产品引起 , 经过接触传播引发感染后再扩散 。 这一判断 , 为我国外防输入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
从事科研60多年 , 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沙国河成绩斐然:自行设计、建立了中国第一台化学激波管 , 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化学激光器 , 在国际上首次实验观察到量子干涉效应……这些年 , 他满腔热情地投入到科普工作中 。
沙国河将创新成果惠及百姓的想法 , 在培养青少年的好奇心上延续 。 在大连市沙河口区中小学生科技中心 , 他设立了全国首家面向青少年的科普院士工作站 。 每周二和周四上午 , 他为孩子们做科普实验演示并设计实验 , 搭建的科普实验装置有几十种 。
勇担创新使命
冯益柏是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原首席专家 。 为满足我军轮式武器装备现代化需要 , 作为总设计师 , 他带领科研团队 , 成功研制出新式战车 , 填补了国内空白 ,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
本世纪初 , 冯益柏和团队对某型坦克进行了性能拓展和技术攻关 , 将搭载中国液力传动技术的动力舱应用在坦克上 。 自主研发的动力舱集模块化和信息化于一体 , 使中国坦克的军工实力跻身世界一流水平 。
为了加快科技创新 , 许多科技工作者像冯益柏一样努力着 。 中国船舶集团第七〇八研究所首席专家毛献群 , 从小就有强军强国梦 。 某型综合登陆舰研制期间 , 缺乏有使用价值的资料 , 技术风险高 。 作为该舰的副总设计师 , 为了得到第一手资料 , 毛献群和同事做了大量调查研究 , 最终确定了该舰的初步方案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